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 第406章 霜飞浪活河汉精,星辰日月分光明

第406章 霜飞浪活河汉精,星辰日月分光明(1/2)

    “后来者?倒有几分胆魄,敢窥视朕的山河锁。”

    赤色剑影浮动,恢宏的声音响起带着帝王的霸道与威严。

    “此锁系万民气运,是朕留给大劫的后手。诸天万界与一世生灵,孰轻孰重想必你也知晓。退去吧,莫要自误!”

    朱厚熜看向逐渐显形的宝剑,头顶万古空寂轮大放光华抵抗如山似海般的威压。

    “霜飞浪活河汉精,星辰日月分光明。”朱厚熜打量着锋锐无边的宝剑。

    剑光如霜雪飞舞,又似银河奔涌,如此宝剑非赤霄剑莫属。

    朱厚熜心中思量,“雷犬曾言,刘邦在黄河处留下一道赤霄剑意堪比道器一击,不过千万年时光流逝,无数先辈消磨其力,而今余绝品玄器之威,眼下自己难以力敌,不如借力打力。”

    赤霄剑影中藏着一道刘邦的残念,在时空交叠文明回响不绝的特殊环境中意外没有被时光磨灭,反而多出了几分灵性。

    穿着半袖麻布短衣的中年人,嘴角挂着浅笑,打量着朱厚熜。

    诸葛亮来过此地,刘邦也已知晓神汉败亡。

    他没有愤怒,毕竟王朝更迭,神器易位古已有之。

    而且,站在道君乃至更高的维度向下看,神汉没有失败他仍在不断地靠近成功。

    正如龙门黄河炼制的山河锁,看似功败垂成,实则不过是漫长锤炼过程中的一个片段。

    他审视后来人,肯定他们的勇气,所以愿意用出全力。

    一如挥出赤霄击败那个心怀汉室的小子。

    刘邦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身旁的赤霄剑微微颤鸣也似乎在渴望出鞘。

    朱厚熜来到石碑下,负手迎风,平视眼前的赤霄剑。

    “封!”

    金科玉律悍然发动,以朱厚熜为中心方圆百里,连奔腾不息的文明洪流也似乎变得缓慢了。

    “嗯?”刘邦脸上露出追忆的神色,“这是大神通金科玉律。”

    脑海中某个持戟的英武身影一闪而过,刘邦脸上露出了兴味。

    目之所及,一个少年倒影道袍飘动,瞬息间便点出一指。

    “咔”——石碑上露出了一道细小的裂缝。

    这件大禹时代的古物,如今多出了一道烙印。

    “你的神通不凡,但仅是如此还不够。”刘邦只是双掌一握,身上霸道的气息喷涌,轻易就改变了天地道则。

    朱厚熜对于神通没有建功并不懊恼,脸上依旧平静。

    刑罚令悬于空中。

    朱厚熜看向石碑,“永缄神封!”

    律文锁链将古碑牢牢束缚,似乎将其与天地切割开,刘邦脸上露出意外之色。

    “七罪十三罚,罚罪之令,你来自天律圣宗?”

    想到律圣的过往,刘邦脸上出现了戒备。

    其他圣宗可能对山河所并没有太大的欲求,但天律圣宗可说不定。

    他同张良曾经大胆猜测,律圣并非成道于春秋,他极有可能是仙秦的某位大人物。

    刘邦思及此处,正欲拔剑。

    却发现赤霄剑上已经被缠上了三道锁链。

    他立刻反应了过来,“你先以神通号令天地道则,令封禁之道显化于世,再用刑罚令以及罪口神通强化封禁锁链,手段确实不凡,可即便如此也只能拦住我片刻。”

    刘邦看着朱厚熜猜不出对方气定神闲,还有什么手段倚仗。

    赤霄剑出,即使对方气息古怪,也难以抵挡。

    朱厚熜目光微闪,祭出了身上最后的三道符诏。

    “这是?太一封神台!”刘邦看着逐渐被锁链封镇的赤霄剑眉头微蹙。

    “不对!太一封神台也不可能束缚住有神汉气运加持的赤霄,除非……”

    他一指点开,灵识巡天。

    就在这瞬间,赤霄剑上延伸出无数条血色的小龙,将刘邦逐渐淹没。

    “原来如此,我刘邦的后裔竟也有人使用血祭之法!”刘邦无奈一笑,斜倚在石碑上。

    他此刻不是一言九鼎的帝王,而是对后辈哀其不幸的长者。

    “有酒吗?”刘邦任由血龙将自己束缚,对朱厚熜问道。

    朱厚熜摇摇头,“我不喜酒液琼浆,但有灵茶。”

    他言罢右手一翻,手中便出现了玉盏。

    “哈哈哈,无酒茶也可。”

    刘邦将茶水饮下,在彻底与石碑融为一体之前,留下了一句话。

    “山河锁聚神汉龙气,系武陵气运,斩断它,非是解脱或是倾覆之始?”

    朱厚熜点头回应,“铁屋子终究要破,后背的臂膀要凿新窗,开新路,岂能自缚于祖宗尸骸?断开山河锁或有大危机,但不断已经有灾难,若有灾劫不过迎难而上!”

    “哈哈哈”石碑中传出大笑。

    符文锁链将整座石碑凝为古铜色,封住了一切气息。

    三条锁链困住赤霄剑,将其好似悬于墙壁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