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盖了三个印章(户部印、西洋集团印、主事私印)。
而后递了过去道:“这是股权凭证,妥善保管,日后分红、转让皆需此凭证。”
管家接过凭证,小心翼翼地放进锦盒里,对着主事拱手道谢,转身时脚步都有些发飘。
毕竟这五十万两,是乔家半年的营收,如今换成一张凭证,却觉得比银子还珍贵。
第二个上前的是沈管家。
他递上沈敬堂的名帖和五十万两银票,主事核验完毕后,很快便办好了手续。
沈管家接过凭证,打开锦盒看了一眼,只见凭证上“沈敬堂”三个字写得工工整整,旁边还画着一艘小小的福船,心里顿时踏实下来。
“下一位!”
主事的声音再次响起。
英国公府的仆役捧着银票上前,他身后跟着两个护卫,手里还提着一个小箱子。
里面是备用的银票,怕万一有差错。
好在核验过程顺利,仆役很快便拿着凭证退到一旁,让家丁快马回府报信。
队伍移动得很快,每个商户的手续都在半柱香内办完。
但即便如此,队伍还是从门口排到了街尾,甚至有外地来的商户,因为路上耽误了,只能排在队尾,急得不停搓手。
“大人,能不能通融一下?”
一个穿着绸缎的商户上前,手里捧着银票,语气急切道:“我是从杭州来的,路上走了五天,好不容易才赶到京城。
若是排到我时股份卖完了,可怎么办啊?”
主事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平和却坚定:“殿下说了,这次准备了三百股,足够排队的人购买。
只要你按规矩排队,肯定能买到,但插队绝不可行。”
那商户只好退回去,心里却依旧忐忑。
他身后的管家低声劝道:“老爷,咱们带了一百万两,就算买不到五股,能买三股也行啊。
再说,听前面的人说,殿下可能还会卖第二批股份,咱们这次先买着,下次再补。”
商户点点头,心里稍微安定了些。
他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拿着凭证离开,心里的期待越来越强烈。
这十万两一股的股份,是大明第一次向民间开放海外通商的机会,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