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举动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举动(1/2)

    兵部尚书叶云走出宫门时,还在跟吏部尚书李信念叨:“你说这西洋集团的股份,会不会比京西煤矿的收益还高啊?

    我看西洋那边资源丰富,要是开发好了,咱们肯定能赚大钱!”

    李信也点头附和:“谁说不是呢!我回去就跟家里说,把闲钱都凑出来,等着买股份!”

    不仅官场之上议论纷纷,民间百姓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茶馆里,说书先生把十亿两白银的事编成了段子。

    说得绘声绘色:“各位客官您猜怎么着?

    蓝玉将军从西洋带回的银子,堆起来能比咱们这茶馆还高!

    那可是十亿两啊!够咱们大明百姓吃好几十年的!”

    底下的百姓听得连连惊叹,还有人问道:“那西洋集团是啥啊?听说能买股份赚钱,咱老百姓能买不?”

    朝会的余温还未散去,皇城的红墙外,各式官轿正沿着长安街缓缓散去。

    户部尚书杨思义坐在轿中,袍角残留的银末子随着轿子的晃动轻轻飘落。

    他指尖摩挲着腰间的玉带,脑子里反复回响着朝堂上朱雄英公布十亿两白银时,群臣那副震惊到失态的模样。

    张侍郎的笏板掉在地上的脆响,叶尚书那句“抵得上大明全年赋税”的喃喃自语。

    还有自己当时挺得笔直的腰杆,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让他心里既激动又沉甸甸的。

    轿子刚在杨府门前落地,杨思义不等仆从掀开轿帘,便自己伸手推开,大步流星地往里走。

    门房老张连忙上前接过他的官帽,见老爷脸色凝重却难掩亢奋,便知定是朝堂上有了大事,不敢多问,只低着头紧随其后。

    杨思义刚踏入二门,便对着回廊上的丫鬟喊道:“老陈呢?让他立刻来书房见我!”

    他口中的老陈,是跟着他三十多年的管家,从他还是秀才时就伺候在侧,为人稳重,嘴严心细,是他最信任的人。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一个穿着藏青布袍、头发花白却梳得一丝不苟的老者便站在了书房门口。

    老陈双手垂在身侧,微微躬身:“老爷,您找我?”

    杨思义正站在书架前翻找着什么,闻言转过身,指了指桌前的椅子:“坐,有件要紧事要吩咐你。”

    待老陈坐下,他才压低声音,将朝堂上朱雄英宣布成立西洋集团、售卖股份的事简要说了一遍。

    末了加重语气:“那十亿两白银你是知道的,西洋那边的油水比京西煤矿还足。

    京西煤矿的股份当初有多抢手,你也亲眼见了。

    多少商户挤破头都没买到,后来股价翻了三倍,那些没买到的人悔得肠子都青了。”

    老陈眼神一凛,瞬间明白了老爷的意思。

    他跟着杨思义这些年,早已摸清了官场和商场的门道。

    京西煤矿股份售卖时,他曾奉命去排队,亲眼目睹过那种人山人海、一股难求的场面。

    急忙道:“老爷是想让我去盯着股份交易所的动静?”

    “正是。”

    杨思义走到桌边,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了“西洋集团”四个字。

    同时吩咐道:“你现在就动身,去城南的股份交易所。

    记住,别声张,找个不显眼的地方蹲着,但凡有一点关于股份售卖时间、定价、购买条件的消息,立刻回来报我。

    还有,留意着其他府邸的人,看看谁也派了人去,但别跟人起冲突,咱们只看不说。”

    他顿了顿,又从抽屉里拿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递给老陈:“拿着,路上买些吃的喝的,要是需要在那儿守夜,也别委屈了自己。

    这事关系重大,比当年清点那批西洋财物还重要,千万不能出岔子。”

    老陈双手接过银子,小心地揣进怀里,躬身应道:“老爷放心,奴才这就去,定不会误了您的事。”

    说罢,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悄悄从后门离开了杨府,连门房老张都没察觉他的行踪。

    与此同时,吏部尚书李信的府邸里,正上演着另一番急切的景象。

    李信刚下轿,便对着迎上来的管家李福喊道:“福子!快,备马!不,不用备马,你现在就带着两个家丁,去城南的股份交易所!”

    李福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手脚麻利,就是性子有些急躁。

    他见老爷满头大汗,连官袍都没来得及脱,便知道是天大的急事,连忙应道:“爷,您这是要奴才去做啥?是买东西还是……”

    “买什么东西!”

    李信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语气急促道:“是西洋集团的股份!皇孙殿下今天在朝堂上说了,要跟京西煤矿一样售卖股份,那可是十亿两白银堆出来的买卖,比京西煤矿还赚钱!

    你去了之后,就守在交易所门口,不管是官差出来传话,还是有其他府邸的人打听消息,你都得记下来。

    一旦有售卖的消息,哪怕是半夜,你也得立刻跑回来告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