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走到议事厅中央,目光扫过满殿神色各异的大臣。
声音也较之前多了几分沉稳:“王,诸位大人,关于大明对待藩属国的态度,我在出使期间曾专门打探过。
大明周边有高丽、安南、暹罗等数十个藩属国,这些国家的境遇,或许能让诸位明白,臣服并非耻辱,反而是保全国家、惠及百姓的良策。”
财政大臣汉斯率先皱眉,他刚被科恩用国库账目泼了冷水。
此刻虽没了之前的激动,却仍带着几分不甘:“科恩先生,那些藩属国想必本就弱小,才会甘心向大明低头。
可我们风车国虽不算顶尖强国,却也有自己的尊严,更何况我们从未招惹过大明,为何要平白无故向他们臣服?”
“从未招惹?”
科恩轻轻摇头,拿起案几上一份折叠的羊皮卷,那是他从大明带回的海商损失清单。
嗤笑道:“汉斯大人,您可知晓,之前,我们风车国的‘北海雄鹰’商会,曾联合弗朗机国的海盗,劫掠了三艘大明商船?
船上不仅有价值百万两白银的丝绸、瓷器,还有十二名大明商人遇害。
此事虽未被大明立刻追究,但在他们的典籍里,早已记录在案。
大明皇孙朱雄英曾说:‘凡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如今蓝玉将军率军西征,看似突然,实则是在清算所有曾对大明不敬的势力。”
这番话让汉斯脸色骤变,他慌乱地摆着手:“这……这不可能!
‘北海雄鹰’商会是王室扶持的商行,若真有此事,我为何不知?”
科恩将羊皮卷展开,递到国王面前,神色凝重道:“因为当时商会会长为了逃避责罚,故意隐瞒了真相,只上报说是遭遇了风暴。
这是大明海商的控诉信,上面详细记录了劫掠的时间、地点,还有‘北海雄鹰’商会船只的特征。
王,您只需派人去核实,便能知晓真假。”
威廉二世接过羊皮卷,手指颤抖着翻看,越看脸色越沉。
他猛地将羊皮卷拍在案几上,怒声道:“这群蠢货!竟敢瞒着本王做出这等丑事!”
军事大臣卡尔也收起了之前的执拗,他走到科恩身边,沉声道:“就算此事属实,可那些藩属国臣服后,难道就没有失去自由?他们的王权,还能自主吗?”
科恩见卡尔态度松动,心中稍定,继续说道:“卡尔大人,您多虑了。
就说高丽国,几年前曾多次侵扰大明边境,被大明军队击败后选择臣服。
如今高丽国王仍能掌管国内政务,大明不仅没有干涉他们的内政,还派遣工匠帮助他们修建水利、改进农具。
高丽的粮食产量比臣服前翻了一倍,百姓安居乐业,每年只需向大明缴纳少量贡品,便能享受大明的贸易优惠和军事保护。
去年,倭寇侵扰高丽沿海,大明海军只用了几天的时间,便将倭寇彻底剿灭,这便是藩属国的益处。”
科恩顿了顿,又道:“还有占城国, 曾因大越国侵犯问题而向大明求援,大明派遣使者团前去斡旋。
最终大越国自视甚高,将大明使者团人员杀害了,仅留下一名领队使者。
当大明使者逃离大越国后,并未将这份屈辱传达回大明。
而是独自返回占城国,向占城国借了一只五千人的精锐大军,一举将大越国灭了,这才回归大明。
如今占城国的丝绸、香料通过大明的商船远销海外,利润比之前增加了三成。
占城国王每年还能前往大明都城朝贡,受到大明皇帝的亲自接见,赏赐的珍宝不计其数。
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失去尊严,反而因依附大明,变得更加富庶、稳定。”
议事厅内渐渐安静下来,大臣们相互对视,眼中的怀疑渐渐被动摇。
一位年长的贵族忍不住开口:“科恩先生,您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大明真的如此宽容?”
科恩点头道:“千真万确!我在大明期间,曾见过高丽和安南的使臣,他们对大明的态度十分恭敬,却也充满感激。
他们告诉我,臣服大明后,再也不用担心邻国的侵扰,百姓也能安心生产。
而且大明从不强求藩属国改变习俗,只是要求他们尊重大明的主权,保障大明商人的利益。”
威廉二世坐在王座上,沉默良久。
想起了弗朗机国的覆灭,想起了海牙岛的迅速沦陷,更想起了国库中仅够支撑三个月战争的储备。
若是反抗,风车国很可能会步弗朗机国的后尘;
若是臣服,虽要低头,却能保全国家和百姓。
他看向科恩,语气带着一丝疲惫:“科恩,若是我们选择臣服,大明会提出哪些条件?”
科恩见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