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

第二百九十三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1/2)

    见群臣不说话。

    朱雄英便主动开口道:“诸位大人可曾想过,这些番邦小国为何要向大明朝贡?”

    “是皇爷爷逼迫他们过来的?还是本皇孙强行要求他们前来纳贡?”

    “如今大明允许这些番邦小国前来纳贡,这是大明赐予他们表现忠心的机会!”

    “他们应当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而非借机向大明索取丰厚的回礼!”

    “至于大明应当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回礼,不是这些番邦小国能够做主的,真正的主动权,永远在我们的手中。”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莫说是赏赐他们琉璃制品,就算是本皇孙给他们一桶粪便,他们也要感恩戴德的伸出双手将之接过去!”

    “然后诚心诚意的感谢大明对他们的恩典,否则的话,还算什么朝贡?他们又是在向谁称臣?”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上下寂静无声,群臣瞬间明悟了。

    感情这些年朝廷给予这些国家的回礼,始终存在着重大的问题。

    而他们这些自诩中流砥柱的大臣们,竟然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

    要不是皇孙殿下的提点,他们还不知道何时能够醒悟过来呢。

    奈何礼部侍郎一根筋,始终觉得大明这样做有失礼数。

    急忙开口道:“殿下,可是这样做的话,会不会……”

    不等他说完,朱雄英直接挥手打断他的话语。

    不容置疑道:“没有可是,从古至今,中原王朝送给这些番邦小国的财富还少吗?但最终换回来的结果是什么?”

    “当年的大唐盛世,唐太宗李世民被尊为天可汗时,与我们现在面对的情况产不多。”

    “哪一次回礼不是送银子与物资,以此来彰显中原帝国的富足与大度。”

    “诸位大人能够站在这里,那就证明,你们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辈。”

    “难道史书上记载的那些血淋淋的教训还不够吗?还是说尔等根本就没有看到过这段记载?”

    “我们送银子,送物资,却养这些喂不熟的白眼狼?”

    “然后他们拿着大明的财富去购买武器装备,最终在合适的时机起兵攻打大明?”

    “不要与本皇孙说不知道、不可能之类的话语!”

    “当年的契丹国,不就是被李世民一点一点养起来的吗?”

    “或许你们会认为,大唐距离我们太遥远,以契丹举例有些名不符实。”

    “那咱就以刚刚灭掉的瓦剌部与鞑靼部来说,从表面上看,这两部始终未对大明表现出来不臣之心。”

    “并且,每年都会对大明交纳朝贡,但实际情况呢?还用本皇孙多说吗?”

    这一次,犟种礼部侍郎也哑火了,不知道该如何反驳皇孙殿下。

    朝中的大臣们也从开始的不满,纷纷认可殿下的决定。

    就像皇孙殿下说的那般,他们是主动前来向大明朝贡的,是臣子。

    至于主子想要赏赐给他们什么东西,全屏主子的心情。

    所以,回礼的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散朝后。

    礼部侍郎便直接回到礼部,将皇孙殿下定来了的回礼内容传达了下去。

    按照以往的惯例,回礼清单上的内容,必然是一连串的稀世珍宝。

    实在是没有想到,今年的回礼竟然只有一种,并且还是那种廉价的琉璃制品。

    顿时,整个礼部上下官员的嘴巴都张的大大的,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时不时幻听了。

    看到下属们一副没有见识的神态,礼部侍郎冷哼道:“怎么?尔等这是在质疑皇孙殿下的决定?”

    一众官员听到这样的话语,再次被吓的一个激灵。

    连连摇头道:“下官不敢,下官这就前往传达皇孙殿下的旨意!”

    刚刚在围绕在礼部侍郎身边的一众官员,瞬间四散,各自忙碌属于自己的事情去了。

    除了几位前往鸿胪寺传达旨意的官员外,其余的官员全部前往琉璃工坊。

    鸿胪寺中。

    这些番邦使者们内心无比煎熬的等待着。

    因为他们心中很清楚,大明帝国的回礼,必然会远远超过自己的付出。

    而自己能够出使大明帝国,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吃定了大明帝国爱面子。

    所以,自己只需要带着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前来,就可以为自己的国家换回去大量的财富。

    说好听一点,大明帝国物资丰富,不吝赏赐。

    说难听一点,大明帝国其实就是一个大冤种。

    如今自己已经做好离开的准备,只要赏赐下来,他们便可以动身。

    毕竟在大明皇城逗留这么久,大明帝国的富足与强大,他们这些番邦使者心中很清楚。

    于情于理这一次赏赐的财富也不会少。

    所以,这些番邦使者们的心中,始终都是各怀鬼胎,计算着自己能够获得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