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文化差异

第二百五十二章 文化差异(1/2)

    若是换做其他臣子的话,朱元璋必定会龙颜大怒。

    但自己面前的人是谁?

    自己的宝贝大孙,大明的皇孙殿下。

    更是深得神仙的眷恋,大明最英明神武的接班人。

    想到此处,朱元璋自然不可能会动怒。

    而是笑呵呵的开口道:“大孙,这就是咱大明如今产量最高的粮种吗?”

    在自己大孙的治理下,如今大明的粮食产量,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只是听说,从未主动去观看过这个粮种。

    当然,主要是他不想被大臣们见到自己失态的样子,更加不想让臣子们说闲话。

    大明如今拥有的好东西,都是大孙鼓捣出来的。

    拍着胸脯说,自己除了将这个皇位给他外,还真的没有什么其他赏赐,可以用来弥补大孙的功劳。

    伸手拿起一株稻穗,然后轻轻将里面的米粒掰出来。

    望着颗颗饱满的米粒,朱元璋流露出几分的惊讶之色。

    朱元璋与其他皇帝不同,他不是不懂农事的皇帝,更加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皇帝。

    这种粮种意味着什么,他的心中很清楚。

    以往大明的粮食,根本就不可能这般饱满。

    生怕自己的大孙为了哄骗自己高兴,所以挑选出来一些极品过来糊弄自己。

    要知道每一株稻穗都不可能生长成同一个样子。

    所以朱元璋装模作样的又抽出一根来。

    只是这一次他并没有动手将米粒剥出来,而是仔细打量着面前这株稻穗。

    似乎在辨认面前这一株稻穗上面,生长的是否规则,是否有残缺的部分。

    只可惜最终的检查结果都是一样的,极品就是极品,很难想象自己的大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索性将稻穗放回锦囊中,赞叹道:“大孙,咱大明的祥瑞可不是这东西,而是你!”

    见到陛下恢复如常,并没有因为皇孙殿下的举动而动怒,陪同的太监与宫女们,这才松了口气。

    赶忙将自己的脑袋垂下,恭敬的站在一旁,随时等待着听候命令。

    对于这种没有丝毫作用的屁话,朱雄英自然不会将之放在心上。

    反正自己送皇爷爷的礼物就是它了,喜不喜欢都无所谓,仅仅是代表自己的心意而已。

    然后直接拉住皇爷爷的手开口道:“皇爷爷,咱们走吧,孙儿还要去看望奶奶呢!不然的话,等下奶奶怪罪下来,孙儿就说,是皇爷爷不我去拜年!”

    听到这样的话语,朱元璋顿时哭笑不得。

    急忙起身,任由大孙拉着自己去见妹子。

    很快,年夜饭结束。

    朱雄英声称自己为奶奶准备了心念礼物。

    虽说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却是他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

    当朱雄英用火折子将烟花的引信点燃后,便堵住自己的耳朵,跑到奶奶的身边,抬头望着天空。

    随着爆炸声的传出。

    整个皇宫的上方,顿时爆出绚丽多彩的光芒,将整个皇宫映照的通明。

    随着最后一道爆炸声响起,天空中的烟花也慢慢消散,却留下四个金黄的大字“福寿安康”,最终彻底消散在天空之中。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忍不住开口叫好。

    烟花自己不是没有见到过,但如此绚丽多彩,最终还会有这种表现的烟花,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用问,朱元璋也能够猜到,这种别致的烟花,必然是自己大孙搞出来的。

    随着皇宫上空的烟花结束后,皇城中的百姓们,也开始纷纷在自家门口燃放烟花。

    如今的大明,可谓是四海升平。

    百姓们的手中也富裕了起来,所以在新年的时候,都会买上不少的烟花爆竹回去庆祝。

    感受着皇城内的爆竹轰鸣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朱元璋流露出满足的神情。

    深情的拉起皇后的手,轻声道:“妹子,你身子骨弱,咱们还是进屋吧!”

    至于太子朱标不是不想过来,而是朱元璋直接下令,不许他过来。

    因为朱允炆的事情,朱标被禁足,闭门思过,即便是过年,朱元璋依旧没有松口的意思。

    对此,朱雄英也对皇爷爷古怪的脾气久久无语,朱允炆的事情,明明与朱标没有半点的关系,却被牵连,受到惩罚。

    不过这样也好,自己耳朵边上没有人嘟囔自己,没有人劝导自己要仁慈。

    在皇爷爷那里离开后,朱雄英便来到东宫,去探望被禁足的父亲。

    直到开衙的日子到了,朱标这才放过朱雄英,让他回去继续处理朝政大事。

    因为新年放假的缘故,所以各地积攒下来不少的政务。

    数量虽多,却没有什么要紧的大事,耗费了些许的时间,就全部被处理掉了。

    而江南之地,因为江南商会的覆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