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放榜

第一百二十五章 放榜(1/2)

    上千名大儒昼夜的努力下,终于将所有的考卷完成了批注。

    结果显而易见,能够脱颖而出的试卷并不是很多,绝大多数都被淘汰了下去。

    当一众大儒将筛选出来的试卷送到陛下面前时。

    朱元璋顿时头大如斗,自己腹中就那么一丢丢的墨水,这不是成心要让自己难堪吗?

    而后想到,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孙搞出来的,最终收尾的事情,自然也要由他进行才行。

    这才开口道:“大孙,这种事情,你来做,咱在这里给你把关!”

    这话听的很是让人无语,不过朱雄英却当仁不让,直接将筛选出来的试卷拿到自己的面前,仔细阅读起来。

    这可是为大明挑选人才,最终的结果都要由自己来顶多,绝不能有半点的马虎。

    其中有几篇试卷让朱雄英眼中异彩连连,策论写的相当精彩。

    甚至可以在心底断定,这类人,日后必定会是大明的治国之才。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

    朱雄英终于完成了所有的批注,并且亲自为这些试卷排出了名次。

    然后,这才命人将这些大儒们叫来,让他们看看自己的排序,以免有失偏驳。

    “诸位大人,本皇孙已经将排序完成,你们看一下,若是哪里有问题,咱们可以重新商讨!”

    听到这样的话语后,一众大儒们纷纷看向考卷的排序,然后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半个时辰后。

    一众大儒们这才表示对这样的排名很满意,他们很是心悦诚服。

    对此,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笑道:“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就按照这个顺序发榜!”

    大儒们不敢怠慢,赶忙躬身领命道:“遵旨!”

    然后当着陛下的面,将这些考卷的糊名拆开。

    位列第一位的人,正是杨士奇。

    这让朱雄英心中很是高兴,毕竟这是自己推举出来的人。

    能够通过科考,他并不意外,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却很是为自己长脸。

    第二张试卷的糊名也被拆开。

    上面的名字是李明浩。

    第三名是韩山。

    第四名是王宇。

    当然,剩下的那些名字中,有两个名字让朱雄英感觉颇为熟悉。

    分别是杨荣和杨浦。

    加上榜首杨士奇,可就组成了鼎鼎大名的“三杨”大明的肱股之臣!

    可以说这一次科考能够筛选出这些人才,已经让朱雄英很是满意了。

    至于之前对士子们动手的最后一人韩立,则是被朱雄英放在最后一名。

    只因为这货的策论实在是太烂了,但凡差不多点,他都不可能会是这么一个名次。

    朱元璋装模作样的拿起来看了看,再次向下边的大儒们询问一句:“没有意见的话,朕就按照这个名单放榜了!”

    一众大臣们自然不会有意见。

    毕竟之前批阅考卷,为考卷排名时,这些考卷都是糊名的,不可能有人在上面动手脚。

    可以说,此次科考的含金量很足,远超前几年的科考。

    见无人反对,朱元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抓起一旁的玉玺,郑重其事的印了上去。

    万众瞩目的发榜之日终于到了。

    当皇榜张开时,上面赫然写着前三甲的名字。

    第一名杨士奇!

    顿时引发人群中的一阵喧哗声,因为如今的大名百姓们,对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

    没有参加科考之前,就已经被封为江南巡查使一职。

    重建江南之地,两次推广新政,平叛地主豪强等一系列传奇之事。

    更加没有人会想到,杨士奇不仅做事传奇,科考居然也这么厉害,真不愧是皇孙殿下看重的人。

    只可惜众多百姓们并未发现杨士奇的到来,不能目睹其容颜。

    也不知道是因为胸有成竹,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第二名李明浩。

    人群之中再次爆发出议论声。

    以往这个名字大家并不知晓,但自从发生殴打士子们的事情后。

    李明浩、王宇、韩山、韩立四人的名字就在士子们的圈子中传开了。

    “卧槽!”

    “他们四个,竟然都上榜了!”

    很快,人群之中就有细心之人,发现这四人的名字都出现在皇榜上,只是排名有所不同而已。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一朝得中皇榜,怎么能不让人欣喜若狂。

    突然,人群中接连响起惊呼声:

    “我中了!”

    “我中了!”

    “我中了!”

    “爹娘,孩儿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孩儿考中了!”

    更有几位士子,站在皇榜前开始哽咽。

    只是众人很是不解,杨士奇不来也就算了,人家胸有成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