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270章 空虚的大明京师

第270章 空虚的大明京师(1/2)

    天上那块大屏幕(天幕)画面猛地一换,直接把洪武朝奉天殿上下所有人给震懵了!

    只见屏幕上,一座巍峨的大城(旁白说了,是未来的北京城,大明的京师!)城头上乱得像一锅粥,兵找不到将,将喊不动兵,哪还有半点朱棣记忆中(或者说天幕展示过的永乐朝)那种铁壁森严的架势?

    旁白那冷冰冰的声音,像冰锥子一样砸进每个人耳朵里:

    “土木堡那场大败仗过去快一百年了,京城这帮大爷们早忘了打仗啥滋味!这回俺答汗领着蒙古骑兵像鬼一样突然杀到城根底下,整个京城都吓麻爪了,彻底乱套!”

    画面拉得更近,看得更清楚,洪武君臣的心也跟着凉了半截:

    “兵部那花名册,糊弄鬼呢!听着吓死人的京营三大营,能拎出来打仗的兵满打满算就四五万!里头一半是老得掉牙、病得打晃的,另一半……嘿,早被那些当官的勋贵老爷们拉回家当免费劳力使唤去了!盔甲武器?缺斤少两!想打仗的心?更是毛都没见着!整个北京城的守军,跟纸糊的灯笼差不多,一戳就破!”

    天幕里,年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急得直跳脚!一边玩命抓壮丁——甭管是老百姓还是进京考武举的考生,硬是凑了四万来人赶上城头充数;一边跟催命似的发诏书,让全国各地的大军赶紧来“勤王”救他!

    天幕上的时间飞快跳到“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八”。

    “救兵来了!大同、保定、延绥、河间、宣府、山西、辽阳,七路兵马,总算到了!” 旁白的声音听着像是报喜,可屏幕上放出来的画面,却让人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只见五万多援军,稀稀拉拉,蔫头耷脑,连队形都站不齐。为啥?全是轻装骑马一路没命地狂奔过来的,累得像死狗,肚子饿得前胸贴后背!别说抄家伙跟凶悍的蒙古骑兵拼命了,站着都费劲,不少人直接瘫地上了!

    更气人的是那个领头的“平虏大将军”仇鸾!这家伙不光自己怂得不敢跟蒙古人照面,他手底下那帮兵简直比土匪还狠,在京城外头四处乱窜,专挑老百姓下手抢!

    旁白都忍不住开骂:“被这帮‘官军’祸害的百姓,哭爹喊娘,比被蒙古人抢掠还惨!”

    “砰!”

    奉天殿里,一声闷响!燕王朱棣气得眼睛血红,一拳狠狠砸在旁边盘龙柱子上,震得柱子嗡嗡响!他胸口剧烈起伏,指着天幕的手都在哆嗦:

    “废物!全是废物!”

    他声音都劈了,带着不敢置信的愤怒,

    “北京!那是北京啊!是我……我以后(指永乐朝)随便跺跺脚就能拉出几十万铁骑,追着蒙古人砍到天涯海角的根基之地!就算现在!老子当燕王,坐镇北平,加上大同、大宁的兄弟们,凑二十万能征善战的精锐骑兵,眼都不眨一下!这……这他娘的!”

    朱棣气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这就是我大明百年后的京营?五万饿死鬼一样的援兵?还让仇鸾那种混蛋玩意儿当大将军?耻辱!奇耻大辱啊!”

    朱棣是真气疯了。

    天幕里这窝囊废一样的场面,跟他未来横扫漠北、万国来朝的雄风一比,简直是在拿鞋底子啪啪抽他永乐大帝的脸!

    他仿佛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建立的钢铁防线,在后世那些不肖子孙手里,生生烂成了一滩臭泥!

    这北京城能守住,纯粹是蒙古人没带攻城家伙事儿,抢够本了拍拍屁股就走人。

    可城外那些被抢掠一空的百姓呢?这元气,没个十年八年都缓不过来!想想就心口疼!

    奉天殿里的气氛,诡异得吓人。

    那些侥幸活到现在的开国勋贵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地缝里,连大气儿都不敢喘,更别提开口说话了。

    他们心里跟明镜似的:天上放过那场要命的“土木堡之变”,还有洪武爷(朱元璋)未来可能搞的那场洪武二十六年大清洗(蓝玉案),早就把他们这些老兄弟的家底和胆气,连带子孙后代,全给连根拔了!毛都没剩下一根!

    现在看着天上嘉靖朝那副兵临城下、束手无策的惨样,勋贵们心里头,竟然有一丝压都压不住的幸灾乐祸悄悄往上冒:

    该!让你老朱当年杀我们杀得那么狠!那么绝!

    看吧,没了我们这些能顶事的老兄弟撑着,你老朱家的子孙,真就成了光杆司令!

    连个像样的兵都凑不出来!

    连个敢打的将军都找不到!

    活该!活该抓瞎!看你怎么办!

    --

    高坐龙椅之上的朱元璋,那张脸黑得像锅底灰。

    他压根没心思去琢磨底下勋贵们那点阴暗的小心思,他布满血丝的鹰眼,死死钉在天幕上那个不断闪现的名字——“平虏大将军”仇鸾!

    “仇鸾……” 老朱的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冰冷刺骨的目光像两把淬了毒的飞刀,“唰”地一下,精准无比地射向阶下站着的一个人——安庆侯仇成!仇鸾的老祖宗!

    一股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