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264章 自封万寿帝君

第264章 自封万寿帝君(1/2)

    洪武十三年,奉天殿前的广场上,黑压压的人群仰着脖子,看得是目瞪口呆,心里头直骂娘。

    前脚刚看完嘉靖皇帝靠着“疯狗”张璁和“绝户计”把老臣杨廷和赶回老家,坐稳了“认爹”的江山,然后又恢复了刘伯温、汤和、邓愈、李文忠这几家的侯爵,大伙儿还琢磨着,这总算干了点儿正事儿?

    嘿,结果天幕画面一转,直接给洪武朝的君臣们来了个“嘉靖后期大变脸”!

    只见天幕里的紫禁城,那股子肃杀争权的劲儿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怪异的烟雾缭绕。

    奉天殿上,几个穿着花花绿绿道袍、留着山羊胡子的“高人”(方士)进进出出,手里捧着玉盘金碗,里头不是黑乎乎的药丸子,就是画满鬼画符的黄纸(符箓)。

    旁白的声音带着点讽刺味儿:

    “大礼议赢了,嘉靖帝朱厚熜彻底站稳了脚跟,宗法上的正统没人敢质疑了。可这位爷,心思也彻底歪了!国家太平久了,他老人家那点‘上进心’全喂了狗,一门心思就琢磨着怎么长生不老、当神仙!”

    画面切到宫殿内部,好家伙!原本庄严肃穆的议政大殿,愣是被改成了道观!

    香炉里青烟滚滚,一群大臣穿着皇帝赐的“新款工装”——特制的道教法衣冠服,一个个表情僵硬,跟木头人似的站在那儿。

    几个穿着飞鱼服、眼神贼溜的锦衣卫,像监考老师一样在人群里转悠,盯着谁动作不标准、表情不够虔诚(斋醮现场)。

    “看看!看看!”奉天殿前,朱元璋指着天幕,气得手指头都在抖,对着身边的太子朱标吼道,“这小子!他把他老子的朝廷当成啥了?跳大神的戏台子吗?!还派特务盯着大臣磕头烧香?荒唐!混账!”

    马皇后也是眉头紧锁,看着那些被迫穿着奇装异服、一脸苦相的大臣,轻轻叹了口气:“这…这成何体统啊。”

    天幕的画面,简直是给洪武朝的君臣们上了一堂“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的封神演义现场教学!

    只见那紫禁城的烟雾缭绕中,主角终于不再是那些跳大神的道士,而是换成了嘉靖皇帝朱厚熜本人。

    这位爷,龙袍?那是俗物!人家现在走的是“仙风道骨”路线。

    镜头拉近,他身披一件宽大得能当帐篷使的玄色道袍,袍子上用金线银丝密密麻麻绣满了云纹、仙鹤、八卦,还有一堆认不出的“天书”符号。

    他就那么盘腿坐在明黄色的蒲团上,双目微阖,五心朝天,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练什么绝世神功,旁边几个白胡子老道(邵元节、陶仲文之流)一脸高深莫测地侍立着,眼神却时不时往皇帝面前的玉盘金盏上瞟——那里头盛着的,不是黑得发亮的“九转金丹”,就是画得跟鬼画符似的“灵符”。

    旁白的声音带着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调侃:

    “大礼议赢了,嘉靖帝觉得自己在人间宗法上已经‘无敌’了。可这位爷的野心,哪是区区人间帝王能满足的?他呀,要上天!于是乎,他大手一挥,决定给自己全家老小,来个‘集体飞升’,封神封仙!”

    天幕上金光一闪,浮现出两行长得能绕紫禁城三圈的金色大字,伴随着恢弘(但听着有点滑稽)的仙乐背景音: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追尊皇考兴献王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

    “追尊圣母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总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

    “嘶——!”奉天殿广场上,无数倒吸冷气的声音汇成一片。

    这名字长的!好些个识文断字的老臣,跟着旁白默念,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把自己憋过去。

    给死人追封这么长的神仙头衔?这操作,闻所未闻!

    “好家伙!”人群里不知谁小声嘀咕,“这兴献王在下面收到这封号,怕是得专门雇个识字的鬼差给他念三天三夜才能明白自己到底当了什么官儿吧?”

    但这仅仅是开胃小菜!旁白音调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见证奇迹(奇葩)时刻”的亢奋:

    “给自己爹妈封完还不算完!嘉靖帝觉得,作为沟通天地、引领全家飞升的核心人物,他自己也必须有个配得上身份的神仙职称!于是,他开始了疯狂的自封之路!”

    天幕上,一串比刚才更闪耀、更长、更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色尊号如同瀑布般刷屏而下:

    “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起步价)

    加封:“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超级加倍)

    终极封号:“太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震撼登场!)

    最后这“万寿帝君”四个大字,简直像四道金色雷霆,狠狠劈在了洪武朝所有人的认知上!

    还没等大家缓过神,旁白又幽幽地补了两刀:

    “哦,对了,这位‘万寿帝君’私下里还喜欢自称‘雷轩居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