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256章 将太宗挪出太庙

第256章 将太宗挪出太庙(1/2)

    天上放的那些血腥场面,可没因为换了年号就消停。

    嘉靖元年的雪刚化完,紫禁城里头,更大的风暴已经在酝酿了。

    镜头猛地拉近:

    一条泥巴路上,孤零零跑着一辆青布棚马车。

    突然,“嗖嗖嗖”三支闪着蓝光的毒箭,带着吓人的破风声,狠狠钉在车辕上!

    箭杆还在嗡嗡抖呢,离车里那个脸白得像纸、眼神却像饿狼一样的文官——刚被贬到南京当小官儿的张璁——的喉咙就差三寸!

    这家伙倒好,猛地推开车门,也不怕危险,一把拔出那深深扎进木头里的毒箭,高高举过头顶,冲着京城方向就吼开了:

    “陛下!那些奸臣想弄死我灭口啊!我张璁就算死一万次,粉身碎骨,也得给您争回这父子名分!说到做到——!”

    “好!好一条不要命的疯狗!”

    奉天殿里,朱元璋“啪”地一拍龙椅扶手,震得笔架乱跳。

    他放声大笑,眼里全是那种近乎残忍的欣赏!

    他指着天上张璁举着断箭的画面,对旁边认真看的太子朱标眉飞色舞地说:

    “标儿!瞧见没?小狗儿想出头,就得有这股子狠劲儿!豁出命去,咬住老狗的喉咙,死也不松口!”

    好像专门应和他这声笑似的,天上画面猛地一转!

    金碧辉煌的奉天殿(嘉靖朝)。

    年轻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脸沉得像水,眼神再没半点犹豫。

    他提起朱笔,在一份特旨上狠狠一划。

    旁白的声音冷得像冰锥子:“皇帝被刺杀这事儿彻底激怒了,撕破脸了!紧急下诏:升张璁、桂萼当翰林学士,专门管礼仪!皇帝的刀,这回直接捅进文官集团的心窝子了!”

    首辅杨廷和的反击,比所有人想的都快、都狠!

    画面切到文华殿。嘉靖三年的寒风夹着小雪,从门缝往里钻,可冻不住殿里那腾腾的杀气。

    首辅杨廷和,头发胡子都白了,穿着最高级的官袍玉带,竟然领着黑压压一大片望不到头的文武官员,齐刷刷跪满了冰冷坚硬的金砖地!

    他双手高举一份奏折,额头“咚”地磕下去,声音苍老但字字像刀子,直戳皇帝宝座:

    “陛下您要是铁了心违背祖宗礼法,为了私情乱了正统,老臣……死也不敢接您的旨!只能求您放我回家养老了!求陛下……开恩!”

    他身后,几百号官员像排练过一样,齐声高喊:“臣等附议!求回家养老!”

    那声音震天响,带着同归于尽的劲儿,像无数把看不见的刀子,顶住了年轻皇帝的喉咙!

    整个大殿死静。掉根针都能听见。

    宝座上,才十七岁的嘉靖帝朱厚熜,脸上一点怒意都没有,反而慢慢勾起一抹有点邪气的笑。

    他伸出细长的手指,从太监捧着的红漆托盘里,拈起了那支代表生杀大权的朱笔。

    笔尖蘸饱了鲜红如血的朱砂,悬在杨廷和那份“求回家”的奏折上。

    一点没犹豫,手腕往下一沉,一个血淋淋的大“准”字,像泼出去的血,瞬间盖满了整份奏折!

    “好!痛快!”朱元璋“噌”地从龙椅上站起来,眼睛像饿狼一样放光,兴奋得胡子头发都抖!

    他用力一挥手,像要砍掉千百颗人头,“这老狗自己把脖子送到刀口下了!不砍还等什么?!趁他病,要他命!”

    他声音猛地拔高,带着浓浓的血腥味,响彻整个奉天殿:

    “凡是杨廷和的门生、朋友、同党!不肯写血书痛骂杨廷和祖宗八代、跟他划清界限的——统统革职查办,撵出京城,这辈子别想当官了!这场‘大礼议’——”

    老皇帝的声音兴奋得嘶哑了,像地狱里烧起来的火,“给我使劲烧!烧得更旺!烧到把那乡下藩王(指嘉靖生父)的牌位,直接拱进太庙正殿才停!”

    台阶下的功臣们被这冲天杀气激得热血沸腾,轰然叫好,房顶都快震塌了!

    只有燕王朱棣,死死盯着天上杨廷和被太监“扶”着、踉跄出宫的白头发背影,一股刺骨的寒气,悄没声儿地从他脊梁骨爬满全身。

    老爹这会儿狂笑挥斥的样子,跟天上放他诛方孝孺十族时的眼神……简直一模一样!

    “标儿,过来。”朱元璋脸上的狂笑像潮水一样唰地退了,瞬间冷得像深潭。

    朱标心里一紧,赶紧小步上前,弯腰凑到御案边,像个最听话的学生。

    老皇帝枯瘦得像鹰爪子的手指,重重戳着天上定格的画面——一边是张璁那张怨毒扭曲、跟疯子似的脸,一边是杨廷和那僵硬得像尸体、却又充满威胁的背影。

    “看明白没?”

    朱元璋的声音又低又慢,每个字都像结了冰,

    “文官打架,从来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礼法’对错!”

    他指头快戳破光影了,

    “他们争的,是权力!是朝廷里谁说了算!

    是子孙后代世世代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