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孤鸿破苍穹 > 第130章 !寂灭守护·混沌新生

第130章 !寂灭守护·混沌新生(2/3)

源不断地注入,作为粘合剂。息壤开始稳定下来,轮廓逐渐清晰,一个与晚晴真灵完美契合、散发着朦胧微光的女性躯体雏形缓缓成型!这具由归墟息壤塑造的雏形,本身就蕴含着极强的归墟抗性与物质不灭特性,根基远超从前!

    第二,铸骨·星骸王晶髓融脉:

    凌寒操控着那108颗星骸王晶髓,如同最精密的星轨仪。归墟星焰化为108道纤细如发的星火丝线,每一道精准地包裹住一颗晶髓。

    能量冲击:王晶髓蕴含的狂暴星辰生命能足以撑爆任何未成形的躯体。

    晚晴的守护星印光芒流转:“守护·星脉归流!” 强大的守护法则形成引导网络,预先在息壤躯体内勾勒出未来能量循环的星脉路径。

    “融!”凌寒意志如锤!108道星火丝线携带着晶髓,如同神匠打铁,精准地“钉入”息壤躯体的108处关键节点(对应人体大穴与能量枢纽)!每一颗晶髓融入的瞬间,都爆发出耀眼的暗金星光和磅礴的生命能量,冲击着息壤躯体。守护光晕立刻抚平能量乱流,将其强行约束在预设的星脉路径内。息壤躯干内,暗金色的星光脉络开始点亮、延伸、交织,构成一副坚韧无比、蕴含星辰伟力的骨骼与能量循环网络!这具骨架与星脉,赋予了新躯体恐怖的物理强度、能量承载力以及对星骸法则的天然亲和!

    第三,赋生·混沌源生露点睛: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凌寒以最轻柔的意志,托起那滴仿佛蕴含宇宙生机的混沌源生露。归墟星焰收敛到极致,只余下最精纯的温养之力。

    法则调和:混沌源生露的“生”之法则需要完美激活息壤之躯与星骸骨脉,达到灵肉无瑕合一。

    凌寒将源生露置于重塑躯体额心的位置。晚晴的真灵核心(星印形态)发出前所未有的共鸣,主动贴近。

    “鸿影!”凌寒低喝。

    “明白!寂灭斩因果,守护开生门!”鸿影瞬间会意!归墟寂灭之刃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幽蓝光芒,但这一次,刀意并非纯粹的毁灭,而是蕴含了在守护晚晴过程中领悟的“寂灭守护”真意!一道凝练到极致、带着斩断一切死亡与腐朽因果之力的刀光,精准地、轻柔地划过混沌源生露与息壤躯体的连接点!

    嗤!

    仿佛一层无形的死亡隔膜被斩破!

    就在这一刻,混沌源生露如同找到了归宿,瞬间化作亿万道七彩霞光,如同生命之雨,均匀地洒落在息壤塑造的完美胴体上!霞光所至,息壤躯干瞬间拥有了血肉的真实触感与温润光泽,星骸骨脉与混沌生力完美交融!每一寸肌肤、每一根发丝都流淌着混沌初开的生机与星骸不朽的坚韧!

    混沌新生!

    嗡——!!!

    一股强大、圆融、蕴含着混沌、守护、归墟、星骸四重至高法则意韵的生命波动,如同新星爆发般,从那具完美无瑕的躯体中轰然扩散开来!

    息壤为基,赋予物质不灭特性,对归墟侵蚀抗性达到极致!

    王晶铸骨融脉,赋予星辰圣体,力量、防御、能量亲和与恢复力暴涨,举手投足蕴含星辰伟力!

    源生露点睛赋生,不仅彻底激活前两者,更将生命本源提升至**混沌道胎**层次,对混沌能量的掌控与感悟达到全新境界,潜力无穷!

    而鸿影那蕴含“寂灭守护”真意的一刀,不仅斩断了旧躯死亡的最后因果,更将一丝“破灭中守护新生”的至高刀意烙印在新生的生命本源之中!这赋予了晚晴一种独特的能力——寂灭守护领域:在遭遇足以致命的毁灭性能量冲击时,可本能地激发领域,将部分毁灭能量转化为守护之力!

    悬浮在空中的混沌守护星印光芒大放,随即化作一道流光,欢欣雀跃地投入那具新生的躯体眉心!

    长长的、如同蝶翼般的睫毛微微颤动,缓缓睁开。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眸?左眼深邃如混沌星海,倒映着宇宙生灭;右眼清澈如守护晨星,流淌着温润的星辉。眼底深处,一抹寂灭归墟的幽蓝与守护星印的金芒交织,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威严与神秘。

    晚晴,真正归来了!

    她缓缓抬起手,白皙如玉的指尖流淌过混沌的霞光与星辰的金芒。感受着体内从未有过的浩瀚力量、完美的契合度以及对天地法则前所未有的清晰感知,一抹绝美而自信的笑容在她唇边绽放。

    “凌寒,鸿影……”她的声音不再是意念传递,而是真实的、如同天籁般的嗓音,带着新生的喜悦与沉淀的智慧,“我…回来了。”

    她的实力,在混沌源生露、星骸王晶髓、归墟息壤这三样逆天神物以及鸿影寂灭守护刀意的共同作用下,不仅完全恢复,更实现了惊人的跃迁!从之前的守护星印形态,直接跨越到了足以媲美甚至超越凌寒此刻归墟星核境界的层次——混沌星穹境·初阶!肉身强度、能量储备、法则掌控力全方位提升,更拥有了“星辰圣体”的恐怖防御与力量、“混沌道胎”的无限潜力以及“寂灭守护领域”的保命底牌!

    鸿影绕着晚晴飞了一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