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镇邪也镇你 > 第141章 小贱马

第141章 小贱马(1/2)

    “如果是高姓的话,很可能是两百年前从云南宣威迁徙过来的,不过这也是我的猜测”

    他们俩被我的话激起好奇心了

    “为啥迁徙?”曲冉问

    我笑了一声

    “自古迁徙就两种原因,不是政治就是经济,两者兼具吧”

    “两百年前,凉山彝族奴隶主通过鸦片换了枪支,彝族内部的冤家械斗日益频繁,彝族人苦不堪言,所以许多彝族都背井离乡开始了迁徙”

    姜云嘶了一声,

    “彝族的祖先是不是古羌人?”

    看样子他也不是完全不知道,搞盗墓的,总归都了解一些

    我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嗯,应该是”

    姜云抽完了最后一口烟把烟头踩灭说:

    “古羌人游牧民族,一直都是逐水草而居,迁徙到这也正常”

    曲冉对历史部分明显就差了很多,对我们说的话,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古羌人?被商朝拿来祭祀用的羌人?”

    他说的其实是两个概念,商朝确实很喜欢用羌人祭祀,主要还是因为民族矛盾

    两者之间的矛盾越闹越大,商朝的人也有意思,大概是为了膈应羌人,干脆把所有用来祭祀的人都叫羌人,实际上压根就不是,所以羌人成了商朝祭祀的一个代名词

    商朝的人吃了没事就祭两羌人,高兴不高兴,都去祭几个,有些还会烹食,总之羌人就挺惨

    我把这些跟曲冉说了一遍,他听的津津有味,让我再说一些

    我眨巴了一下眼睛嘿嘿一笑

    “想听?付费100万,一小时”

    曲冉刚想接话,远远就瞧见一个上了年纪皮肤黝黑的男人,背着个布包从村子里正往我们这来

    这人应该就是我们的向导了,看面相不像是好相处的人

    他走到了我们跟前,对着我们说了一句话,接着就这么看着我们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比较晦涩难懂,他说的应该就是彝语,

    我们三个谁也听不懂,都表现出一脸的茫然

    “你能说普通话不?”

    曲冉皱眉问

    那人又回了一句,还是彝语,又摆了摆手,我猜大概的意思是不会说普通话

    这时候江渊在车上,用相同的语言,回了他一句

    那人就转头看向了江渊,接着上了我们那辆车

    江渊说的应该也是彝语,他在贵州多年估计已经学会了

    我们几个也回到了车上,江渊开车,那人坐副驾驶带路

    期间他又跟江渊说了一些话,江渊都予以了回复

    顾允和季宸好像也能听懂,我小声问顾允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他说向导在说行程安排,江渊在挑行程路线

    我点了点头,表示明了

    我们的车从镇上往西南方向走,上了盘山道,道路的右边就是陡峭的悬崖,这条盘山道说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其实也不为过

    刚开始还能看到一些松树等树种,偶尔也能在这些树种之间看到珙桐树的影子,现在正是它开花的季节

    珙桐的白色花朵在风的裹挟下像飞舞的白鸽,所以它又有另外一个名字:

    鸽子树

    再往上海拔开始升高,树种减少,矮脚杜鹃开始增多

    漫山遍野的紫粉色杜鹃花,浪漫至极

    这是顾允喜欢的颜色,我拿出手机,打开了车窗让顾允坐着摆个poss,我给他拍张照片

    顾允笑了一声,手撑在车窗上,撑着脑袋,嘴角上扬的歪头看向了我

    车窗像是画框,漫山的杜鹃成了背景,阳光照在他的头发上,似乎有了光晕,风吹动他的发丝,显得十分慵懒且高贵

    我按下了快门键,又嘿嘿笑了一声,录了视频,正录着

    季宸搂过我,调转了镜头,录像里就有了我们的身影,身后车窗的画框,成了我们的背景

    他看着我笑了一下,我将手放在他的下巴下,他十分配合的,将脑袋搁在了我的手上,对着镜头勾了一下嘴角

    我又将镜头对准了江渊,江渊从后视镜看了我一眼,笑了一声

    录像完毕,我自己又乐呵呵的欣赏了一遍,这段视频被我收藏在了微信收藏夹里,并给他们发送了一份

    杜鹃过了没多久,就遇到了第一个草场

    向导又跟江渊说了几句,江渊把车开进了草地里

    往草地上开了十来分钟,看到了几个白色的毡房,毡房的样子其实有点像蒙古包,但又不太一样

    毡房的顶尖而立,蒙古包会更圆润一些,毡房讲究坐西朝东,而蒙古包讲究坐北朝南

    这几个毡房的周围,围着木栏杆,里面有一些马批,还有少量的牛羊,这应该就是向导平时放牧暂住之所了

    听到车的响声,毡房里钻出了一个青年男子,年纪大概三十左右,样貌跟向导有点像,但面容看着比向导好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