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聆春潮 > 第41章 落月谷

第41章 落月谷(1/2)

    马车行了整整三日,才到达晴川虎跃峡附近。

    这三日间,天气乍然变暖,积雪融化的很快,路上也是泥泞不堪,主仆两人一路停停走走,时不时就要下车来清理车轮间的黄泥。

    路上偶有快马与牛车经过,也都是行色匆匆,没人往她们这不起眼的小马车上看一眼。

    云鸾走的是前往虎跃峡的必经之路,一路上她一直不错眼地盯着,生怕与父亲错过。

    因着化雪的缘故,昼夜的温差较大,两人日夜都要赶路,不过几日的功夫,手指上就生了好些冻疮,被太阳晒到的时候痒的厉害,晚间更是痒的睡不着。

    阿采的手上更严重,破了皮,流了血,甚至都见了骨头。

    小丫头犟,咬着牙一声不吭,要不是云鸾见她夜里翻来覆去,说不定那根手指头都要断掉了。

    云鸾在小村庄里跟村民换了些老姜,切成片,又添一碗水熬成姜汁,装在小瓷瓶里,一有功夫就拿出来给她擦冻伤处。

    云鸾的风寒一直都没好透,在外奔波了几日,昨晚又烧了起来。

    阿采采了草药来煎了,给云鸾灌下去才退烧,如此倒是又耽误了一日。

    马车驶进了晴川地界,入目便是白雪皑皑又高低起伏的山峦。

    春夏之际,满山青翠,美不胜收,晴川便是因这些山峦而得名,然而这里最险峻的便是虎跃峡。

    虎跃峡又名落月谷,山谷狭窄,极是难行,仅有一条往青云郡去的通道,这通道夹在两座山峰之间,素有“一线天”之称。

    可难行也被来往行人商旅生生辟出了一条道,只因此处是连通两地的唯一路径,可免去绕行之苦,极为便捷。

    云鸾下了马车,同阿采一起进了路边的茶寮。

    茶寮简陋,依着一株掉光了叶子的老树搭着棚子,棚下几张方桌杌凳,其内有商旅在此歇脚吃茶,亦供应热水和简单的饭食。

    茶寮的老板是一对母子,那大娘身板硬朗,正在灶台后边煮肉和面,前边端茶送水的是个年轻的后生,黑黝黝的脸庞,一笑起来令人顿生好感。

    两人奔波这些日子,还未怎么正经用过一顿饭食,闻着大娘店内煮面的香气,阿采顿时坐不住了,一双黑亮的大眼睛眼巴巴地看着云鸾。

    云鸾要了两碗阳春面,又要了满满一碟子酱牛肉。

    阿采大概真是饿极了,捧着碗就吸起面来。

    “慢点吃,不够再要。”

    云鸾怕她吃呛着,时不时就要叮嘱着。

    饭食粗糙,却别有一番滋味,酱牛肉的酱香味和咸淡也是恰到好处,阿采一口气吃光了整整一碗阳春面,尚不满足,云鸾又要了一碗给她。

    两人一边吃一边低声说着话,忽听茶寮外边有人高声道:“什么?你说扬州城去不得了?”

    那几人风尘仆仆,赶着两辆马车,车上装着不少货物,留在地上的车辙也极深,想是从外边贩了货,想要去扬州大赚一笔。

    有人附和:“可不是,荣王勾结滇王造反啦,城里如今乱着呢!”

    那外地商人一听,脸色顿时萎靡,“完了,这已经是我全部的身家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这时,另有一人道:“这位兄台所言的想必是前两日的消息了,小弟今日刚从扬州那边过来,朝廷已然出手镇压了叛乱,如今控制扬州城的,便是那位朝廷新贵,沈知府家的大公子,当今的沈相。”

    这人话音一落,四周议论之声就起来了。

    “沈相?哎呀,这可了不得呀!”

    “是啊,年纪轻轻就封侯拜相,不愧是沈帝师之孙啊!”

    “想那沈帝师当年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不是站错了队,也不会落得那般下场……”

    沈相?

    云鸾微微吃惊,只因前世沈之珩升迁并不像如今这般快,她记得,她被叛军卖掉的时候沈之珩才升至正二品,沈家阖府便搬到了京城。

    众人议论罢,那人才又道,“不过真要说起来,最惨的还是沈家啊……”

    “沈家怎么了?”

    “听说荣王起兵的时候,先拿了沈家开刀,大公子来不及赶回来,那火呀,就烧了两天两夜,沈家几乎被烧了个精光,什么都没了……”

    闻言,阿采连面也不吃了,一脸惊愕地看着云鸾。

    又有人问:“那沈知府呢?家中人如何?”

    那人摇摇头,“这就不得而知了。”

    众人唏嘘几声,转而聊到其他话题,阿采有些担忧,欲言又止:“姐姐,沈家……”

    云鸾对她摇摇头,放下筷子,整理了一下斗篷起身,“阿采你先吃着, 我去谷中看看。”

    阿采点点头,继续乖乖吃面。

    云鸾来到落月谷,开始打量四周的地形。

    她不知这山崩是何时发生,只知道便是这两日。

    可此时阳光正好,谷中甚至能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声,没有任何灾难来临前的先兆。

    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