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领域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能彻底重塑技术路线、性能边界和应用场景,更能实现从“手工特征”到“深度表征”的颠覆性突破,还能将遮挡、低光照、大角度侧脸等场景下的误识率,降低10-100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也是林东升近期的主攻方向。
一旦成功,他的第二篇SCI一区论文,发表起来将毫无悬念!
很多人都错误地以为,在天才的世界里,是没有困难的,做啥都轻松。
其实恰恰相反,真正的天才,每天都在走上坡路,每天都在迎接挑战,每天都难!
而且,越是真正的天才,越需要经常挑战人类重大领域的重大难度,他们往往需要面对的困难更多,需要承受的压力更大。
甚至这里面的很多困难,都是他们无法回避的,有时即使有幸看到了方向,看到了彼岸,却苦于没有找到抵达彼岸的思路,这种时候,他们连求助都找不到人。
因为他们已经在自己钻研的领域,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面,他们只能在空白中作画,直面困难,且孤立无援。
直到这一刻,林东升才意识到,新中国成立时的那一批科学家,有多么伟大!
自己现在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从1-10,而那时候的很多科学家,钻研的难题,都是从0-1!
他们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大环境下,面对国外技术的重重封锁,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
这是一种大气魄,也是一种大毅力,更是一种大牺牲。
无数天才隐姓埋名,通力合作,抱团取暖,飞蛾扑火,数十年如一日,去研究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去追求一个未知的结果,真的很需要勇气和格局。
天才的困难往往是相似的,天才的孤独也往往是相通的。
想起先辈们的激情岁月,林东升又收拾好崩溃的心情,继续在黑暗中孤独地前行着。
成功的喜悦属于很多人,但失败的痛苦,往往只能独自品尝,一次又一次。
在实验室里一直忙碌到深夜,林东升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宿舍。
由于清北是过了元宵节才开学,宿舍里暂时只有他一个人。
无聊之余,躺在床上的林东升,又在河西中学清北QQ群里问道:“谁还没睡,出来聊几句?”
“我。”郑山博。
“你在干啥?”林东升。
“做实验,这个寒假,我没有回去。”郑山博。
林东升听了,顿时肃然起敬,问道:“在忙活啥,攻克乙肝病毒吗?”
“暂时水平还远远不够,越了解它,越发现它的狡猾和难缠,不过,相信迟早有一天,我可以打败它!”郑山博。
“好吧,吾道不孤,与君共勉!”林东升感慨道。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