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这是为何?”
柳忠解释道:“若左右竖画完全一致,刷墨时难免油墨淤积。”
“我将右竖画留出些微缝隙,便可避免此事。”
宇文凯心悦诚服:“受教了!”
高楷笑赞:“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一粗一细之间,可称阴阳互补。”
崔皓附和:“大王所言极是!”
这时,忽有一名刻工,将“殆”字底下之口,不小心多添了一笔,不由手足无措,连忙下跪。
“小人无能,请大王降罪!”
高楷挥手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不必自责,起来吧。”
“谢大王!”
徐晏清颇为可惜:“这一字出错,整篇刻字都毁了。”
柳忠不以为意:“草民尚有补救之法。”
众人皆是好奇,见他用刻刀小心翼翼将错字挖去,再对照长宽,挑了一方矩形木块,嵌入其中,重新刻出“殆”字。
高楷赞道:“虽有些许瑕疵难以避免,但只要不细观,并无影响。”
“这修补之术,当真炉火纯青。”
徐晏清叹服:“今日方知,百工之中亦有大道理,不亚于圣贤经典。”
窦仪忽然问道:“柳匠人,用木板刻字,虽然好用,但天长日久,难免遭受虫蛀、腐朽。”
“这该如何应对?”
柳忠笑道:“此事简单。”
“每月,可将刻好字的木板,用淡盐水浸泡一次,晾干之后,涂抹一层薄蜡,可防止虫蛀、腐朽。”
窦仪赞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