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思定,纵然他强行下令,也无力回天。
念及此,严光远五味杂陈,低声道:“事已至此,尔等自寻生路便是。”
话音落下,他歪倒在榻上,昏迷不醒。
“将军!”诸将惊呼一声,汇聚在榻边。
“郎将,是战是降,请您吩咐。”数名都尉沉声道。
郎将面色颓然:“我等,投降吧……”
众人松了口气,一股喜悦油然而生:“听闻,高郡公仁德待人,从不杀降卒。”
“我等若降,必无性命之忧。”
“是极!”
片刻后,营帐大开,诸将卸下刀枪,不穿甲胄,齐齐跪伏在地。
早有斥候上禀,高楷笑道:“如此甚好!”
“传令下去,整肃军营,灭火。”
“所有降卒,好生对待,不得杀一人。”
“得令!”
杨烨恭贺道:“恭喜主上,又得一大胜。”
“从此,剑门关至成都,虽有三百里,却不过一路坦途。”
高楷笑了笑,召集诸将,慰劳一番,又亲往蜀军大帐,接见诸位降将,好言安抚。
严光远仍昏迷不醒,高楷看一眼,见他周身青气成团,红光熠熠,又听闻他手拔箭矢,镇定自若,不由称赞道:
“严将军虽然年老,却有廉颇之勇。”
“好生静养,莫要打搅。”
“谢高郡公!”诸位蜀将感激道。
随后,高楷派人传檄剑州八县:普安、黄安、武连、梓潼、阴平、临津、永归、剑门。
八县县令听闻严光远被俘,大军投降,皆上表归附。
唯有剑门关守将负隅顽抗。
见此,高楷命夏侯敬德、李光焰二人率兵驰援,与元整麾下大军,内外夹击,一日之间,攻下剑门关。
剑州既平,下一步,便是南下成都,覆灭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