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 第九十章 一言震朝野

第九十章 一言震朝野(1/2)

    “其二,儿臣身为储君,受天下奉养!”

    “值此前线将士浴血,后方百姓悬望之际......”

    “儿臣又岂能安坐东宫,坐享其成?”

    “因此唯有儿臣亲临此任,方能最快响应前线所需!”

    “儿臣定不负父皇重托,也不负边关将士血望!”

    “若因调度不力,延误军机,儿臣愿领重责,绝无怨言!”

    “为此......儿臣愿立下军令状!”李承乾话语铿锵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和储君的担当。

    可他身上陡然冒出的那股破釜沉舟般气势......

    竟让一些原本疑虑的官员都不禁动容!

    李世民的目光在太子坚定执着的脸庞,冕旒微微晃动,那阴影下的嘴角,却是忽然勾勒出一抹淡淡的微笑。

    “好!”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斩钉截铁,也如同金锤定音!

    “既然太子既有此心,更有此能!”

    “朕......便命太子总领北征粮秣转运,军械筹备,后方诸州协防调度之总责!”李世民心中显然早已有了腹稿,条条不紊且坚定至极的继续吩咐道,“就以太子所呈新政三策为基,统筹户部,工部,兵部及转运司,代北,云中,河东诸道仓廪存粮,也全由太子全权调用!

    “务必确保前线粮道畅通无阻,箭矢甲胄源源不绝!”

    “军令状就不必了,朕...只看结果!”

    李世民这番命令刚下达。

    满殿群臣文武百官却登时一片哗然!

    陛下不光命太子统筹备战物资。

    竟还将三省六部各司衙门中,最重要的三部一司也交给了太子?

    甚至最夸张的是.......

    这天下大半粮仓,竟也全都交给太子全权调用?

    好家伙.....陛下如此大的手笔!

    难道就不怕......太子权柄过高,尾大不掉吗?

    说实话,任谁有了如此权力。

    都能随时拉起一支队伍,起兵造反了!

    更何况,这还是天下唯二尊贵的太子殿下?

    ......难不成陛下是要禅位于太子不成?

    文武百官心中那震惊,已化作这苍蝇一般的嗡嗡声。

    整个朝堂此时简直就像菜市场一样热闹。

    交头接耳的,捶胸顿足的,甚至还有满脸兴奋的.....

    可唯有那陈国公侯军局,却是隐晦的瞅着太子的背影,眼中突然闪过一道精光!

    可就在满殿群臣还被陛下的命令给惊的不知所措,交头接耳的商议,魏王李泰也都满面怨毒之色咬牙打算跳出来反对之时!

    “儿臣领旨!”李承乾却是不顾所有人的议论,拱手拜道,“必不负父皇重托,亦不负.....我大唐儿郎,边关将士!”

    李承乾最后深深一揖到底,肩头仿佛瞬间压上了千钧重担。

    可心头却是如同巨石落地,一股激荡的热流却随之涌起。

    这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成了!

    他也是没想到,自己今日的收获,竟会如此之大!

    父皇不仅给了后勤职权,竟然还将三部一司,甚至连各州道粮仓也交由自己统筹......

    果然,赵兄之前说的没错!

    父皇真乃千古一帝,如此心胸开阔!

    竟能容得下孤这个储君,手握朝中大半权力!

    李承乾面色早已是红光满面,胸中更是豪气冲天。

    然而就在这时,那稳坐御案之后的李世民,却是又开口了。

    “诸位爱卿,这后勤已定,然灭国之战,非解围之役可比。”李世民言语平缓,可那目光却再次变得锐利如刀般扫向肃立的武将班列,缓缓问道,“驰援朔州,解燃眉之急,二位国公勇猛可担。”

    “然此战统御诸路大军的主帅,却依旧悬而未决。”

    “眼下太子又提深入漠北苦寒之地,犁庭扫穴直捣黄龙之策。”

    “更需一大将坐镇中军,总揽全局,运筹帷幄!”

    “然主帅之选,悬而未决。”

    “房相先前所举侯君集,赵国公以为不妥。”

    “诸卿,可还有何人可担此重任?”

    刚才还一片哗然的殿内,因陛下这话却是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甚至比之前还要更加凝重许多。

    老将们固然勇猛绝伦,但刚听了太子的献策,自然明白深入陌生的草原腹地指挥一场灭国级别的战役,需要的不仅是悍勇,更是对塞外复杂地理,诡谲气候,甚至各部族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乃至政治分化手腕的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

    这绝非仅凭战场冲杀就能胜任。

    程咬金虬髯抖动,可张了张嘴却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知道这活儿太大太深,若只是一场战役,他二话不说就敢拎着板斧上阵亲自厮杀,可是这旷日持久的灭国之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