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山到府谷,路程长达千里,如今又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至少现在看是如此。
而且,他们王家军还有五六千号人,比起王嘉胤所部,发展前景未必就会差。
面对种光道的询问,王二开口解释:“根据府谷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延川王自用已经投入王嘉胤的麾下,得到了大量粮草补给,并放出话来,凡是去投的,都会提供粮草军械。”
他略微停顿,目光看向南面:“若是没有前天的事情,投入澄城义军确实是更好的选择,但现在……嫌隙已生!”
他在看到澄城义军的厉害之后,对自己带领的队伍,有些失去了信心。
被明军追着打也就罢了,结果只比他们早几天起义的队伍,也将他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种深深的挫败感,不是队伍其他人能够体会到的。
所以,他才想着转投他部。
而选择去府谷投王嘉胤,是因为他们与澄城义军发生了武力冲突。
他现在去投,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被对方打服了。
另外,他也拉不下这种脸面!
而他不知道的是,即便他去投澄城义军,嬴庆也不会同意,因为现在还不是吞并各部义军的时机。
嬴庆还希望有更多的起义队伍涌现,从而多方面的牵制、消耗明军呢!
这也是嬴庆给王家军助粮的原因之一。
“王大哥,我们就这么走了?”郑彦夫开口。
他自然不是舍不得走,而是舍不得那么些出逃的士兵,他这部人马,在前天的战斗中死伤惨重,需要大量补充兵力。
王二气急败坏:“不走能怎么办?那边有吃有喝的,我们手下这些人,指不定今晚就得跑光!”
种光道开口说道:“这样走,还是会有人脱离队伍,我去一趟那边,看看能不能让那边拒收我们的人!”
王二摆手说道:“不用,就当还了他们助粮的人情吧!”
种光道闻言,没有再说什么。
他是了解王二的,既然做出了决定,那绝对不会轻易改变。
这种性格有好有坏,好的是说一不二,执行力强;坏的是听不进劝谏,容易刚愎自用。
王家军早上喝了顿饱粥后,顶着风雪寒霜,向北面开拔而去。
而确如种光道所说,王家军队伍中,时不时就有人趁着军官不备而脱离队伍,然后向南回逃。
王家军行军两天才走出了黄龙山,但五千多人的队伍,出逃至不足四千人。
直到离开黄龙山的当天晚上,王家军打下了一个富户的庄子,得到了钱粮物资补充,让士兵吃上了饱饭,出逃的情况才有所缓解。
崇祯二年正月初,王二带领着队伍,在府谷南部与王嘉胤部迎面碰上。
王家军一路而来,需要不断打粮,加上冻伤病死,队伍减员至两千六百来人。
率军南下的、暂时在府谷南部休整的王嘉胤,从哨探口中得知王二率军来投,那是亲自出营数里相迎。
在见到王二后,王嘉胤那是十分开心:“哈哈哈,王二兄弟不远千里寻来,真是让人感动啊!”
王二笑着拱手:“见过天王,有劳天王亲自来迎!”
他口中的天王,自是称呼王嘉胤,后者的绰号全称一字横天王,是王自用来投之后,提议王嘉胤所取,意为与天齐高。
王嘉胤一把扶住王二,然后拉着王二向营地回返:“走走走,我营中备下了好酒好菜,今日不醉不休!”
旁边的种光道,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天王,你们不是在府谷吗?”
王嘉胤寻了句托词:“在府谷闹的太狠了,进攻河曲又没成功,只能向南打些粮!”
跟着王嘉胤回到其营地,王二和种光道都是心下泛起了嘀咕。
因为从横天王所部营地来看,其部下兵丁数量,当与他王家军现在的规模相差不大。
似乎看出了王二等人的心思,王嘉胤如实开口:“不瞒诸位,我们前段时间,与张梦鲸带领边军打了几场,虽然每次都打退了对方,但也伤亡了不少兄弟,那张梦鲸不愧是名臣!”
他口中的张梦鲸,是现任的延绥巡抚。
自张梦鲸上任以来,大力整顿边军,督促军务,还披甲率军迎战犯边的蒙古鞑子。
三战三捷,斩鞑子首级三四百,缴获不少牛、羊、武器、甲胄等。
收到捷报的崇祯皇帝,赞誉张梦鲸为“天下第一卓越优异”之臣。
他口中说着多次打退了张梦鲸带领的边军,实则每次都是被打的率军而逃。
也就是最近风雪太大,张梦鲸担心遭遇埋伏,所以不敢追击过甚,这才让王嘉胤有喘息之机。
王二和种光道闻言,明白了王嘉胤等人南下的原因,这是被张梦鲸打怕了。
说话间,众人进入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