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越明末,我率先举起义旗 > 第126章 义军新军规

第126章 义军新军规(1/2)

    义军的新兵,在县衙前方的空地集合。

    嬴庆面向这些新兵说道:“你们既然加入了义军,今后自然要行义举,城外那些尸骨,不能就这么露于野,你们去个百姓家借来锄头、铁锹等农具,随我出城掩埋尸骨!”

    他指的城外尸骨,自然不是攻城过程中阵亡的人员,在破城的当天,便安排了城外的百姓参与挖坑掩埋。

    今日要掩埋的,县城附近的官道及野外的饥民难民尸骨。

    新兵们听从吩咐,去到百姓家借了锄头铁锹等农具。

    嬴庆让人给每个新兵发了一块遮口鼻的布,然后领着新兵出了南城门。

    看到官道两旁都是尸骨残体,众人唏嘘不已。

    一些还未完全腐败的,更是苍蝇蚊虫漫天,蛆虫老鼠共食,散发着恶臭。

    就算是带上了遮口鼻的布,也是无法阻挡这种恶臭的侵袭,一些人忍不住的反胃。

    在义军到来之前,新兵这些人看到这一幕,根本不会有什么感触,因为他们也随时可能成为其中一员。

    嬴庆面向众人,开口说道:“这就是灾年下,朝廷和官府不管百姓死活的场景,若灾年持续,现在很多活着的百姓,也将是这个下场。所以,我们义军就是要铲除不作为的官府和朝廷,让更多人可以活下去!”

    他顿了顿,继续说话:“不要以为这是什么脏活累活,这为了防止疫病滋生,也是在给我们自己积累功德,以后与官兵对抗,他们会来保护我们的。”

    新兵们听到嬴庆的话,都是认可的点了点头。

    “以小旗为单位,开始吧!”嬴庆下令。

    几百人分散成一个个小队,开始挖坑掩埋官道两旁的尸骨残体,嬴庆也亲自参与其中。

    众人从早上忙到中午,将南城门外的近十里官道、及两边原野的尸骨遗骸,都清理了一遍。

    下午又从北城门开始清理,连续忙碌了三天,才将白水县城方圆十里内的遗骸掩埋完成。

    虽然城外多了不少土包,但那种恐怖景象,却是全然不见。

    嬴庆不知道的是,他让这批新兵开了这个头之后,凡他旗下的义军,每到一地,都会组织人员掩埋露于野的尸骨。

    《明季北略》有记:凡庆贼统率之贼众,每至新城,必掩埋露野腐尸枯骨,言能阻疫病,攒功德于身护平安,故贼兵作战悍不畏死,逢战敢战,然伤亡鲜有,官兵甚惧……

    第四天,陈大和章腾率部返回白水县城,嬴庆当即下令撤离。

    让嬴庆没想到的事,城内外的百姓在听到义军要离开后,不少百姓多夹道相送。

    城内的百姓,还拿出了自家做的食物塞给义军士兵,让义军众人忍不住动容。

    直至此刻,义军众人才彻底理解嬴庆之前的各项安排,这就是民心啊!

    若天下所有的百姓都如此,何愁义军大事不成?

    嬴庆见状,内心也深受触动,当即下令道:“传令义军各部,将百姓给的食物全部还回去,凡义军士兵,今后不得拿百姓的任何东西,哪怕是一根针一根线;若是需要之物,则以交易方式进行,按市价给钱;此项列入军规,违反者严惩不贷!”

    命令传达后,被被强塞了食物的义军士兵,连忙将食物或折换成银钱,还给了百姓。

    义军离开白水县城十里,竟还有百姓跟随相送。

    在白水县城被破的第二天,同州官府便得知了这一个消息,然后连忙派人告知巡抚胡廷宴。

    而胡廷宴收到消息后,立即给陕西的各级官员通气。

    一番书信来往商议之后,陕西各级官员,一致决定将反贼之事禀报给朝廷。

    崇祯元年六月,在胡廷宴的主持下,陕西各级官员纷纷上书,将陕西闹反贼之事推给阉党,并请求朝廷围剿反贼。

    这对于要将阉党彻底清出朝堂的东林党来说,简直就是及时给他们手中递来了一把利刃。

    因此,东林党,纷纷上书弹劾还赖在朝堂的阉党,对陕西民乱之事根本不上心。

    崇祯皇帝想处置胡廷宴等官员,却被东林党人包庇,只处理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官员。

    民乱之事,让崇祯很上心,但朝堂主公忙于清理阉党之流,对陕西民乱处理,选择使用了“拖”字诀。

    崇祯皇帝下旨让陕西方面调兵平乱,却被六部给事中驳回。

    东林党更是上奏曰:陕西民乱乃阉党乱政所致,只要肃清朝堂阉党,民乱自会平息。

    刚上位不久的崇祯皇帝,哪受得了圣旨被驳回的气,罢免了两名驳回圣旨的六个给事中官员,又派厂卫监视朝中官员。

    然后,崇祯皇帝召集内阁成员,商议陕西民乱之事。

    内阁成员只想着尽快将阉党彻底清除朝堂,便以国库空虚为由劝说皇帝,国库也确实空虚。

    崇祯皇帝不听,认为内阁没有恭顺之心,只要内阁没有按照他的意思办,就天天议到深夜,让内阁成员没时间处理其他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