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 > 第281章 准备着

第281章 准备着(1/5)

    五天后,何雨柱风尘仆仆返回香江,旅途的疲惫尚未洗去,便一头扎进了堆积如山的公务中。

    “筑巢引凤”计划经过数月的反复推敲和完善,终于形成了厚厚一迭可执行的方案文本,此刻正静静躺在他的办公桌上。

    他快速翻阅着核心内容,目光扫过“香江本地人才专项计划”的章节他认真的阅读起来。

    看完之后,何雨柱合上方案,对坐在对面的小满、顾元亨、咸兴尧等人道:“方案很扎实,考虑得很周全。尤其是立足本地培养这一块,是根本。立刻执行,不要拖沓。奖学金、实习岗位、导师名单,尽快落实到位。令仪,资金保障要跟上。”

    “明白,资金已经预留好了,随时可以启动。”小满应道。

    “老顾、老咸,你们负责的实验室项目是核心,要让那些技术人才知道在黄河有发展,有前途,不比去外面差。”

    “老板放心!”顾元亨拍着胸脯保证。

    “好苗子只要进来我们保证留住。”咸兴尧也点头。

    “话可不要说太满了,当然了,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砸了钱,就要看到效果,看到真心实意留下来的技术骨干。五年、十年后,我希望看到黄河的技术中坚力量里,有我们香江自己培养出来的人!”何雨柱道。

    “我们会努力朝老板的目标奋斗。”

    “阿浪,你那边的房子也要开始规划了。”

    “是,老板,我们手里的地足够。”

    “嗯,其他的你们商量着来,元亨和兴尧留下,其他人先去忙吧。”

    “是。”

    其他人都出去后,何雨柱才开口:“留你们两个下来是有个事情需要你们给我些专业的建议。”

    “老板您说。”顾元亨道。

    “你之前列的那些设备有眉目了,我现在想问的是如果要安装使用,你们有什么建议。”

    “什么,弄到了?”顾元亨惊叫。

    “别一惊一乍的,你看兴尧多淡定。”

    咸兴尧把自己发抖的手藏在了身后,不过还是被顾元亨看到了,他知道这个老伙计可不淡定。

    “老板,清单还在吧?”

    “在。”何雨柱假装从抽屉拿,其实是从空间取出清单。

    顾元亨指着设备清单道:“这些设备需要特定的环境!真空感应炉、定向凝固炉需要稳定的超大功率电力供应和特殊地基减震;40MW旋翼塔需要巨大的空间和超高的净空,测试时噪音和振动都极其恐怖;5000千瓦涡轴试车台更是耗能巨兽,还有巨大的排气和噪音问题;毫米波暗室需要绝对的电磁屏蔽…随便哪一条,放在现有的厂区都不现实,也极度不安全。”

    “分散安置呢?”咸兴尧提议,“把不同类别的设备,分散到我们现有的几个相对偏僻的厂区?比如,把材料处理相关的炉子放到钢厂深水埗分厂的后区?把测试设备想办法塞到元朗汽车试验场最里面?”

    顾元亨立刻摇头:“分散安置管理难度倍增,运输、安保都是大问题。而且,老顾他们的研发团队需要协同工作,设备分散各处,效率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测试设备一旦运转,特征太明显,分散了也容易被逐个定位。”

    “那你拿出个方案来。”何雨柱道。

    顾元亨道:“老板,我建议,找个足够隐蔽和安全的地方,集中起来,盖一个全新的、专门为这些设备量身定制的‘研发中心’或者‘特种试验基地’。地方要够大,够偏僻,基础条件(电力、交通)能想办法解决,最重要的是,足够保密和安全!”

    “这个就要去找阿浪了,他要比我了解的多,咱们集团在哪里有工业用地我都不清楚。”何雨柱道。

    “要不现在把他叫来问问?”顾元亨心急。

    “可以。”

    何雨柱拨了个内线,把阿浪又叫了回来。

    “老板!”

    “元亨,你跟他说。”

    顾元亨把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新盖?”洪浪皱眉,“时间!老板,盖一个符合要求的厂区,从选址、设计、审批到建设完成,没有一两年根本下不来!老顾他们那边等得起吗?”

    “是啊,时间不等人!”顾元亨急道,“而且新选址盖厂,投入巨大,审批环节多,泄密风险也随着环节增多而增大。”

    这个议题陷入了僵局。

    集中新建是长远之计,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分散安置或利用现有厂区,隐患重重,难以满足技术要求。

    “既然不能等,那就去找,去找别人盖好的,倒闭的厂子那么多,我就不信找不到。”何雨柱道。

    “虽然我不知道那些设备多大,但是一般的厂房肯定不行。”

    “大概一万立方米。”何雨柱给了答案。

    “嘶”几人都惊了。

    “就这么大,你们去找吧,还有要考虑到配套、运输等等问题,就算是不完全满足,先紧着可以搞的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