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萤火虫协议'。"夏澜突然下令。
五分钟后,周婶端着碗热气腾腾的汤药推开玻璃门。老人什么也没说,只是将汤碗放在三米外的桌上,用蒲扇轻轻把药香扇向孩子。当马克斯渐渐安静时,王老爷子抱着个歪歪扭扭的泥娃娃蹲下来:"小子,帮爷爷看看这玩意儿像不像你?"
监控室里,新来的实习生瞪大眼睛:"这...这算哪门子服务标准?"
"最高标准。"夏澜调出后台数据——"特殊关怀"标签下,储存着237种非标准化应对方案。
1. "反KPI"考核体系
晨会上,人力资源总监正汇报上月服务评分:"导游小林平均讲解时长缩短12%,客户满意度却提升20%..."
"因为她学会了闭嘴。"夏澜调出热力地图,小林带团的路线总是避开拥挤区,在古榕树下"偶遇"王老爷子即兴表演,"游客要的不是信息轰炸,是意外惊喜。"
全新的考核表令人瞠目——"制造美好失误"加分项里,记录着服务员小吴故意"算错账"让利给带孩子的游客,保洁阿姨李姐用落叶拼出笑脸被游客偷拍。而扣分栏最严重的,竟是"过度标准化微笑"。
"真正的服务,"夏澜指着马克斯母子最新上传的合照,"是让每个灵魂都被看见。"
游客不知道的是,新村每个角落都藏着"服务实验场"。餐厅的智能菜单会随机给1%的顾客赠送隐藏菜品——可能是周婶新研发的药膳,或是某位游客家乡的风味改良版。
"这是'味蕾盲测'。"厨师长展示着数据看板,"我们根据反馈调整配方,但最好的创新往往来自顾客的即兴反应。"他指着某条备注:法国游客皮埃尔在红酒炖牛肉里加了自带的奶酪,意外创造的新菜式现已成招牌。
最隐秘的实验在民宿区进行。当系统检测到游客情绪低落时,房间会"故障"——可能是窗帘自动播放星空投影,或是床头柜弹出张手写卡片:"冰箱里有周婶的特制安神茶,偷偷给你留的。"
新员工培训第一天,夏澜给每人发了块空白工牌:"除了姓名职位,这里要写你的'隐藏技能'。"
于是导游小林的名牌后多了"业余占星师",保安老张写着"会捏面人",连IT技术员小王的牌子上都骄傲地标着"地下摇滚乐队主唱"。这些看似无关的特长,最终都成了服务利器。
当美国游客安娜因失恋痛哭时,小林用星座故事开导她;老张为走失儿童捏的生肖面人,成了新村最抢手的非卖品;而小王那场突如其来的天台演唱会,甚至拯救了某位抑郁症游客的生命。
"服务不是工作,"夏澜在内部论坛写道,"是分享你之所以为你的部分。"
深夜的危机处理室,夏澜正带团队研究一条毒舌差评:"所谓非遗体验不过是高级过家家!"
"要联系删除吗?"公关组长紧张地问。
"不,给他发'挑战函'。"夏澜的决策出人意料。
三天后,毒舌博主"老枪"收到了个神秘陶罐,内附字条:"敢来真的吗?"当他如约而至时,被直接带进王老爷子的工坊——没有表演,没有讲解,只有老人扔来的陶泥:"做不出像样的碗,就别吃饭。"
直播镜头前,这位以刻薄着称的网红满手是泥,汗如雨下。当他终于做出个勉强能用的粗陶杯时,王老爷子竟掏出小刀,在杯底刻上"老枪制"三个歪字。
那条标题为《我被非遗揍服了》的道歉视频,获得了千万播放量。而杯底的刻字,成了新村服务的新信条——真正的认可,是愿意为你打破规则
游客离村时,都会收到份特殊礼物——"情感账单"。上面不仅列明消费金额,还显示着"你制造了3次员工笑容你的建议让凉茶配方更完美王爷爷偷偷给你的陶器多烧了2小时"。
账单最下方有个按钮:"愿意分享你的记忆吗?"选择"是"的游客,会进入新村的"温度数据库"。当服务员小吴输入丽莎母子的名字时,屏幕立即弹出:"偏好安静角落/对桂花香敏感/需要不定期休息"——这些数据来自上次服务时,周婶悄悄观察的细节。
"这不是大数据,"夏澜看着系统里跳动的千万条记忆,"是人类学。"
台风过境那晚,游客中心突然停电。当应急灯亮起时,人们发现服务员们早已各就各位——有人举着做成萤火虫灯笼的陶器,有人分发着能吹出曲调的药草口哨,甚至还有位保洁阿姨在用抹布折小动物。
"预案里没这些啊?"浑身湿透的实习生喘着气问。
夏澜笑着指向墙上新贴的守则,第一条写着:"当系统崩溃时,请做个人。"
月光穿透云层,照亮大厅里自发形成的合唱团——游客和员工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