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 第210章 商量进京

第210章 商量进京(1/2)

    “那不行,”杨文兴马上否决,“封爵必要到京城。”

    林泽阶有些失望,去京场后还得回来参加乡试,至少得几个月在路上。

    杨文兴笑着说:“你的时间很宝贵,来来回回在路上浪费时间,本官是提学给你个贡生的名额,你可以去国子监读书,然后在京城考试,少了奔波。”

    林泽阶确实不懂得还有这条路,贡生的名额只能提学给够给予:“多谢大宗师的指点,此恩晚辈必报。”

    “以后多写一些好诗篇来扬名,证明本官没有点错人。”杨文兴笑着说,“你刚才吟出来的诗,都写来赠与本官,本官喜欢你这手好字。”

    “来人,拿笔墨纸砚来,让泽阶写下来。”

    旁边的书吏一下把笔墨给到林泽阶手上,他只好写着《和杨提学簪花宴》、《赠杨提学·归潜志》。

    写完后就要放下笔,杨文兴又开口:“泽阶《老子》说道生一,生二,生三,不如写满三首吧,要求不高,和第二首一样水平就可以了。”

    苏知府实在看不下去:“杨提学注意一下你官体,不要斯文扫地,和两首诗的水平一样,你以为是进货吗?好诗很难得。”

    在场的学子一样觉得杨大宗师过分,好诗词是妙手偶得,哪有这么容易。

    杨提学表情无所谓,这里官员就苏知府和他是同品,不属于他管,不然都是教育一系的人,都属于提学管的人,“苏知府,你收藏了几幅诗画诗好画好,本官收藏泽阶的诗,怎么就要注意官体,怎么就欺文扫地?你手头的诗画可愿分给本官。”

    “想你都别想。”苏知府冷着脸拒绝,他很后悔把自己收藏林泽阶诗画让杨文兴欣赏。

    生员们都讶然,能让苏知府进士收藏的字画水平肯定高,进士是一轮又一轮筛选出来的,读书人中最拔尖的人物。

    林泽阶为减少他们争执起来,连忙说道:“大宗师,学生再写一首。”

    杨文兴这才没找苏知府说嘴,眼巴巴等着林泽阶写诗,苏知府同样如站起来伸长脖子看。

    前列的秀才们都情不自禁,站起来踮脚尖看,难道林泽阶又能写出所有学子心声的诗吗?

    林泽阶于是写到《感怀杨》,杨文兴在旁边连声说道:“写杨文兴,别写提学。”

    林泽阶只好写《感怀杨文兴·入都》“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欲封候。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野鸥?笑指金水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州。”

    “好有气势,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时里外欲封侯,将来你的成就不小。”杨文兴在翰林编书写史,对于历史人物研究很透彻,有志向才能有方向前进

    秀才们一样深迷于着史封侯的想象中,生出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的想法。

    杨文兴没有喝酒已经醉醺醺感觉,叫来礼房的乐工们谱曲唱和打着拍子,一摇三叹后才开口:“众生员你们肚子也饿了,先吃东西吧!”

    生员们满肚子腹诽,以为你不知道我们肚子饿,没想你是知道呀!

    但是生员秀才们最怕提学,谁都不敢叫委屈,把悲愤化为食欲,更是发誓要考上进士,以后一样来享受这种感觉。

    雅乐奏着,有肉,有酒,功成名就,饿坏了的各位生员放开胸怀来大嚼。

    杨文兴不再提出要求,一声簪花宴结束了,贡生的资格证明送到林泽阶的手中。

    杨文兴和苏知府留下,林泽阶简短讲话,这簪花宴已经超时,算是失礼。

    回来小院后,林泽阶还写一会字,李裕华和翁靖杰忍不住,说去找林泽阶的外公外婆玩。

    外公外婆陪着林泽阶娘亲,在各个寺庙道场还愿,当时陈秀枝许了很多的愿,也不知道哪个寺庙道观灵愿,都得还愿,当然也有游玩意思。

    翁靖杰和李裕华还有一个最重要目的,是各自想找林泽阶的大姐二姐说说话。

    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自然想找心爱的姑娘分享。

    林泽阶选择不去,给他们显摆的机会,如果他去了,李裕华和翁靖杰完全不敢吹牛,主角肯定是林泽阶。

    李裕华和翁靖杰连过府试院试,内心对极为林泽阶感激,在他面前有点拘束了。

    两人和跟来的家人都分析过,他们能考中一次考到秀才,林泽阶太重要了。

    林泽阶帮他们府试押对题,首场两道四书题都押对,并且先见过知府,在知府面前留下名字,这是他们府试考过最重要原因。

    府试是小三元中最难的,60比1录取率,挡住绝大多数的人。

    还有一个重要的魔鬼训练。

    他们这三个月写的文章,比得上他们十年写得文章,这种军事化的读书写作要求,让李裕华和翁靖杰,颠覆作文要灵感说法。

    这种没法写硬写凑数字都要写的方法,让他们被压抑到极限,所有潜能被逼出来。

    他们考完再也不想读书,用他们的话说当下看到书就烦躁头晕。

    这种方法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