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 第174章 交流的好处

第174章 交流的好处(1/2)

    大厅里很多的考生,不只张甫仁好奇,很多学子一样好奇,催促林泽阶要答案。

    林泽阶没有再隐瞒,“一心一意接下一句是衣轻乘肥。”

    苏自城也一直在思索,林泽阶说出答案,他马上狂点头:“妙妙妙。”

    张甫仁皱眉不屑问他:“别一副高深莫测学猫叫,妙在哪里?”

    苏自城呵呵一笑,嘴角向下不屑看张甫仁一眼:“一心一意出自《三国志·魏书》的《杜恕传》,衣轻乘肥出自《三国志·魏书》的《王粲传》,这两个成语文脉相通,一脉相承。”

    张甫仁不解问下去:“文脉相通,一脉相承,这怎么讲?”

    很多学子跟着附和。

    苏自城眼睛一翻:“我是你老师吗?”

    向林泽阶做个请的手势:“泽阶贤弟,你来解释,我不和傻子说话,拉低我的智商,说这话明显只读春秋先秦诸子,不知有三国晋南北的腐儒。”

    林泽阶不由苦笑:“自城兄慎言,我给大家解释,一心一意和衣轻乘肥,正式用法上都由南宋朝的裴松之确定的,宋文帝刘义隆觉得陈寿写得《三国志》太简略,由斐松之收集资料写下《三国志注》。斐松之的儿子斐骃写了最早的《史记集解》,孙子斐子野写了编年体史书《宋略》,史称三斐,所以文脉相通,一脉相承。”

    八股文用春秋语气代圣人言,很多学子不读汉以后的历史和知识。

    有学子被苏自城说傻子很不服气:“我们只要考过科举,四书五经和先秦诸子够我们读了,那还会去读后面的内容。”

    林泽阶想多交结人,留一些善缘,“各位都是永漳老乡,朝廷重八股文选士,很多学子只重春秋战国和一些汉朝的历史,其实以后的历史一样得多学,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理有据,读起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阅卷的人官员懂得多,不能让他眼前一亮怎么胜出?”

    很多知识是不流通,特别是读书考试的方法,付钱很多举人进士都不教人,这是通往权势的路,比赚钱的方法重百倍千倍。

    种田5到十倍的回报,做生意20到百倍的回报,当官是百倍千倍回报。

    历史上金钱背后是权力,权力说话时,金钱黯然无声。

    有学子听了林泽阶的话若有所悟,更有人上来问道:“林案首,你认为八股文写好,最重要是怎么做?有没有更具体的方法?”

    林泽阶年龄最小,但是成绩最好,这里学子都是聪明人,知道他除了聪慧努力肯定还有学习方法。

    林泽阶看一眼在泡脚的夫子,他微不可察点头,是赞同林泽阶交结朋友,拓展人脉。

    林泽阶于是说道:“我认为八股写得好,从结构格式,字体规范,精通义理,经典掌握,代圣立言,逻辑修辞,审题准确,政治正确,这八方面去掌握。”

    “林榜首,你讲得太笼统,不如讲文采方面怎么提高?”有些学子想要的是细节。

    其实不笼统,只是有些人听不懂,没到那个水平。

    林泽阶经过那个阶段,不生气不自傲,平和说道:“我认为文采是逻辑与修辞的结合,从破题到束股,需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不可跳跃层层递进,适当引用历史典故,经典名句,并以胼散结合的句式增强说服力。”

    “你讲的胼散句是什么?举例子好吗?”

    “其实就是写胼文的对偶句,如红日初生,其光大道。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祝各位: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林泽阶念一段脑海中的对偶句,随意解释一番。

    后面的路程,停下来的时候,永漳的学子们都会聚在林泽阶身边,互相讨论怎么写文,各人会讲一些读书的想法和心得。

    读书人平时都会藏着掖着,在路途上外部环境刺激,才会放开心胸会讲些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向同一个方向前进,遭遇到的问题都会出现,互相解答,让彼些间的困惑有灵感的方向。

    林泽阶解答别人的问题中,迸发出很多的感悟,并吸收很多的思路,背下几千篇的文章,不停在脑海组合排列,结构节奏都有所领悟。

    张径香留给他的笔记,很多看是随手记下的读书方法,突然间就想通了,有一法通万法通错觉。

    他的积累很深厚,好记性加上努力背下的内容太多了,差的就是融会贯通,在交流中终于如拨开云雾的见阳光一样,知道文章节奏要怎么控制,情绪要怎么拉扯,理解文章中万变不离其综是什么意思。

    教人其实也是对学习的一种梳理,系统化和主次性等问题在教人不知不觉搞清楚了,知道进步的方向,只要不懈努力终能做到脑到写出来,不会眼高手低。

    陈老夫子根据他讲的话内容,可以判断出他进步到哪一阶段,林泽阶走过的路和若有所悟,他都曾经走过,一时间很欣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