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 第418章 大昭军追击阿骨打

第418章 大昭军追击阿骨打(1/2)

    因为完颜阿骨打的果断选择,闪了关胜一个措手不及。

    战争也从围攻城池变为野外追击,对昭军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

    金军大部分是骑兵,又是擅长奔袭作战的精锐,加上地势熟悉,一心奔逃,自然是得心应手。

    昭军要追击他们,将面临两个考验,第一是地理不是很熟悉,不知沿途会遭遇什么凶险;第二是不能再携带火炮和霹雳弹甚至是八牛弩等装备,杀伤力自然大打折扣。

    能带的,无非是手雷和火绳枪,剩下就只能使用传统弓弩。

    虽然传统作战昭军依旧占优,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最好的局面,自然是将金军围困住,然后以强大的火器先行消耗金军有生力量,再以传统弓弩覆盖射击,最后才是近身白刃战。

    可是现在,这一切都落空了。

    金军守城自然不行,但在野外作战,显然是发挥了最得意的长处。

    因此,关胜在给秦明的军令中,特别交代,援军没赶到时,千万不要接近阿骨打大军二十里之内,否则只怕中了埋伏,遭遇损失。

    秦明虽是火爆脾气,但也知道情况特殊,所以遵令而行。

    关胜这边,调遣诸将,集结精锐,寻找近道,分兵追击。

    积极请战的岳飞、牛皋、杨再兴、张宪四人,成功获得第一梯队追击任务。

    四人率领四万骑兵先行,以岳飞为总指挥,形成一个前后呼应的整体,从临潢府以南穿插奔袭,抄近道赶在大定府以北,拦阻金军。

    他自领王寅、呼延灼、董平所部马军,向东奔袭,先与秦明会合,再从阿骨打后方发起追击。

    至于占据临潢府、攻略附近州县和接触草原诸部事宜,请杜壆全权主持,让袁朗紧密配合。

    杜壆乐得卖关胜一个人情,只留下五千马军使用,其余全让关胜带走。

    袁朗领着麾下八万步军,听从杜壆指挥,进驻临潢府,接管这座原辽国上京、后金国临时皇都的雄城。

    耶律延禧在位时,上京大概有十八万人口。

    随着战争持续,他大力征召兵马和工匠齐聚上京,阻击阿骨打,人口一度飙升到二十余万。

    但是随着战局不断恶化,辽军节节败退,上京收到波及,一些人提前出逃。

    到了耶律延禧西逃,阿骨打进驻临潢府,人口进一步锐减。

    如今的城内,大概还剩下十万人口。

    相比其他大城,这自然不值一提。

    但十万人口毕竟不是小数目,而且成分较为复杂,除原本的契丹人、汉人和渤海人外,更是新增了蒙古人、金人。

    要安然接管临潢府,妥善安置这些人口,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在对这些事情早就熟能生巧,加上有大军作为保障,倒是没遇到什么阻碍,顺利接管临潢府,强制将城内人口登记造册,根据其成分和意愿,作出合理安排。

    因临潢府地理位置特殊,农耕、游牧业态结合,杜壆便因地制宜,实行起了划分、租赁牧场的试验。

    其逻辑跟分田地一样,但不同的是,牧场因流动性较大,不可能将草场固定下来,分给一家一户去放牧。

    所以,这需要改变策略,以大的区域来划分边界。

    至于牧民,则需组成一个集体,合力承包一片足够大的草场放牧,除了上交给昭国的牛羊、马匹,剩下的由集体自行分配,当地官府给出指导意见。

    分到的牛羊、马匹,可以自由买卖,也能用来换取生活必需品。

    当杜壆派人四处宣讲,让这些牧民搞清楚了昭国的政策后,迎来了普遍支持。

    这对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没有战争威胁,也不会被强者欺凌掠夺,更不用担心售卖问题,遭受生活窘境。

    有了他们认同,此项政策推行起来,就十分顺利。

    这是符合草原实情的安排,不仅是在杜壆占据的地盘上可以推行,就是北边的蒙古诸部,也开始效仿。

    杜壆此举,算是为收服草原诸部打下基础。

    因此,时迁和戴宗便被派出,深入草原,与石秀、马灵一起,一边打探耶律延禧的下落,一边摸清楚蒙古诸部的情况,为大军征讨和政策推行提供信息支撑。

    关胜这边,领兵一路追击,赶上秦明后,合兵八万,对阿骨打紧追不舍。

    因为有秦明一路尾随打探消息,阿骨打并未彻底摆脱昭军的追击。

    所以,关胜快马加鞭赶来,大军离阿骨打也不过三十里路距离。

    期间,探马不断往来哨探,始终掌握着阿骨打大军动向。

    如今阿骨打身边,只有完颜习不失一个得力干将,其余都是些猛安、谋克。

    面对昭军追击,阿骨打虽然做好了长途奔袭、日夜不停的打算,但并不敢保证一定能甩掉昭军马军。

    更关键的是,这样下去,即使能顺利赶到大定府,也会带去大量昭军,对于他日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