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 第381章 宋江受追封得谥号

第381章 宋江受追封得谥号(2/2)

背叛受诏安,导致他晋军实力大减,精兵悍将不足,所以才抵挡不住种师道及一众宋将的反攻。

    若不然,他只怕也可以一举打败大宋唯一精锐的西军,成为最耀眼的存在。

    但宋江在江南战死的消息,还是让他狠狠的解气了一回,还嘲讽了宋江一顿,这就是背叛义军,当宋廷走狗的下场。

    宋江死不足惜,可惜了那些兄弟,被白白葬送,成为宋黑子达成自身前程的炮灰。

    不过,这宋黑子也没命享受。

    赵佶难得大方一回,得知宋江在江南血战方腊,同归于尽后,追封宋江为侍中,正二品高官,然后赐谥号为忠顺!

    算是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荣宠,给了宋江一个光宗耀祖的机会。

    但是,宋江老父已故,自己和弟弟战死,又无一个子嗣,赵佶想优待其后人也没个对象。

    因此,宋江算是白白拼得这个二品高官的位置,却一天都不曾享受人上人的日子。

    也没有博得一个封妻荫子,因为他没有,所以,算是白折腾了这一回。

    而且,他看似为宋廷剿灭了方腊,但却将南边地盘全部送到了昭国手里。

    赵佶有一种感觉,似乎这宋江是昭国的功臣,却非大宋的良将。

    非但无功,反而有巨大过错,是无人能够弥补的大错。

    然而,为了宋廷威望和自己名声,他不得不装得大方,追封宋江不说,还赐给谥号。

    按宋制,一般节度使以上级别的武将才有谥号,不过为褒扬阵亡将士的义举,宋朝统治者特许将士阵亡后 “赠官至正三品许请谥”,即先追赠三品以上官衔,再追加谥号。

    例如元丰五年,西夏军队围困永乐城,宋廷为褒奖守将,先赠其 “昭化军节度使” 官衔,又追谥 “忠愍”。

    宋江受诏安时,封的是昭德府太守,五品官而已,达不到追谥标准。

    就是后来领兵南下,助童贯进剿方腊,也只是以正四品的归义将军的身份出战,还是达不到追谥的标准。

    因此,赵佶不得不给他追封一个侍中的官位,方能追谥。

    虽然心中怨恨宋江,但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只是如今大宋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了,若是不能击败三支反贼,那还真的要面临亡国之祸,他赵佶,要成亡国之君了。

    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艺术追求的君王,他十分看重名声,要摆脱这亡国之君的污点,否则就无颜去见列祖列宗了。

    因此,赵佶还是上演了禅位给太子赵恒的骚操作,自己做了太上皇,正准备找机会逃往蜀中避难。

    万般不情愿的赵恒被赶鸭子上架,登基为帝,改元靖康!

    赵恒上位之后,倒是有些知耻而后勇的觉悟,全力支持大军反击贼寇,将蔡京罢相,提拔种师道为同知枢密院事,使其与童贯形成竞争关系,激发西军诸将战斗力。

    然后又重用一众有真本事的将领,将刘延庆等有名无实的大将边缘化,让杨沂中等人顶上前线,与王庆死战。

    这两手下来,汴京士气大涨,政令通达,终究是挡住了王庆楚军的凶猛进攻,打得田虎连败几场。

    但是昭军这边,他却有些拿不准。

    孙傅是兵部尚书,他必须重用,那郭京确实取得奇效,何况他没有多余的兵马可用,所以没有轻举妄动。

    反正昭军打不到汴京来,那就先放一放,只集中力量消灭田虎、王庆,再与昭军决战。

    原本要逃去蜀中的赵佶见赵恒稳住了局面,顿时又心思活络起来,选择暂时留在汴京观望,一旦局势变好,说不得又要来复位,把大权拿回来,继续当皇帝。

    然而,赵恒岂能不知道他的为人,早培养了自己的心腹,提防赵佶,掌控朝政。

    赵佶见没什么机会,便按兵不动。

    因为有此变故,田虎和王庆算是不知不觉中,就走入了昭国的圈套之中,战事变得有些艰难起来。

    八月中旬,种师道聚集重兵,在郑州以东大败田虎,斩将十五员,消灭兵马三万有余。

    田虎元气大伤,退守郑州城,派使者向昭国求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