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 > 第356章 林元帅兵进西海道

第356章 林元帅兵进西海道(2/2)

收门徒,推动儒学教育深入民间,被尊为\"海东孔子\"。

    他参与编修高丽太祖至穆宗时期的实录,并在担任高丽参知政事修国史时参加撰写了《显宗实录》,对高丽史学发展亦有重要贡献。

    其家族同样以家学渊源着称,后辈多出文官,连续六代人担任宰相。

    其子崔惟吉,官守司空、尚书左仆射;其孙崔思诹,历仕文、顺、宣、献、肃五朝,献宗时,大将高文益等人图谋不轨,崔思诹查办其罪,因功拜门正侍中,获赐辅政功臣称号。

    肃宗朝,加守太师、中书令后致仕,仍受肃宗优待,其外孙女被册为王妃后,睿宗推恩加封。

    王俣登基后,继续加守太师、中书令,封大宁郡开国侯。四年前去世,谥号忠景,配享肃宗庙庭。

    现今海州大都护府长史,正由崔思诹长子崔源担任,其四个女儿,分别嫁宋琰、李资谦、文公美、柳仁着。

    李资谦现为宰相,权倾朝野。

    崔家有此关系,自然继续辉煌。

    三大豪族把守海州,文武兼备,朝中有人,自然固若金汤。

    但是,安北军来了,他们的金汤再也险固不下去了。

    先是安北军水师兵临海州湾,不告而攻,用霹雳弹和火炮轰炸了高丽水军营寨,不仅将水军将士给炸死炸伤无数,还将其停靠在港口内的战船毁得七七八八。

    在州衙商议军政要事的王桂闻讯赶来,就看到水军营寨一片狼藉,无数凄惨哀嚎的水军士卒,支离破碎的战船,将他气得七窍生烟。

    但是,他也只能无能愤怒。

    他这三千水军,百余条战船,在高丽算得上强大,但是在安北军水师面前,根本不够看。

    要知道,呼延庆带来的,可是拥有坚船利炮的三万大军。

    给他机会正面作战,他也没有万分之一的胜机,何况现在船毁人亡!

    无奈的王桂权衡一番之后,决定放弃港口,将剩下船只毁掉,带着不足二千水军赶去城内,协助大都护吴尚守城。

    呼延庆见了,乐得笑出声来,在刘梦龙等人的恭贺声中,顺利进驻海州湾,整兵备战,威胁海州。

    林冲这里,则是以马军奔袭各州县,隔绝援应,威慑各地。

    再以步军推进,攻陷城池,占据各处。

    一路势如破竹,根本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兵临海州了。

    两路大军互为呼应,在海州官兵一片惊叹之中,兵临城下。

    吴尚虽然早有准备,但不料安北军来得如此迅速,以至于他这海州城,并未做好万全的准备。

    安北军自进入高丽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早已将高丽君臣吓得寝食难安。

    他这海州虽是重镇,但比不得开京万一,也比不上其余三京重要,原本驻扎的三万大军,也被抽调了一万前去开京驻防。

    此刻,城内兵马加上水军,也堪堪两万人。

    面对林冲十余万大军,那是毫无抵抗力可言。

    但他身为海州大都护,自然不会轻易服输,更不会弃城而逃。

    所以,他决定坚守海州,发动军民一起,守住开京西面门户。

    坚壁清野,囤积钱粮,积极动员,严防死守,是他的应对策略。

    但林冲并未跟他客气,兵临城下之后,命人叫阵劝降。

    吴尚、王璇、崔源几人亲临城头,来看安北军的雄姿。

    但见城外空地上,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精锐大军,阵列整齐划一,刀枪如林,旌旗遍布。

    人噤声,马静立,十万军阵之中,并无一丝杂音。

    只有那呼啸的海风,猎猎作响,将安北军的大旗,刮得随风舞动。

    这一片静谧而又雄壮的画面,威压得海州官兵喘不过气来。

    吴尚感慨道:“天下精锐,无人能敌!”

    王桂虽然愤怒,但不得不认同,安北军就是当今天下各国之中,最为精锐的存在。

    长史崔源,被惊得冷汗直冒,这般阵仗,任是他家再怎么显赫非常,也不曾见过。

    因此,海州危也,高丽危也!

    三人不约而同生出这般无力感慨,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凝重神色。

    王桂看着吴尚,忐忑道:“大都护,我等该如何应对啊?”

    吴尚闻言,无奈道:“誓死抵抗,听天由命!”

    王桂:“……”

    崔源:“!!!”

    在三人无可奈何的神态之中,失去耐心的安北军,发动了进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