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大明开医馆 > 第33章 肾亏患者!!

第33章 肾亏患者!!(1/2)

    五月的应天府已经热了起来。

    秦淮河边的柳枝垂到水面,蝉鸣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马淳蹲在医馆后院的药房里,手里碾着雄黄粉。

    瓦盆里的药末散发出刺鼻气味,他额头上全是汗。

    “银环蛇、五步蛇、竹叶青......”马淳数着手指念叨。

    应天府周边毒蛇不少,端阳前后正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

    他抹了把汗,把碾好的雄黄粉装进瓷瓶。

    系统商城的界面在眼前展开。

    马淳犹豫片刻,还是花两千积分换了十支血清。

    玻璃管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把它们小心收进小型低温箱夹层。

    这些宝贝能对付本地常见的几种蛇毒,虽然贵,但值得。

    前院传来脚步声。

    马淳刚抬头,就看到徐妙云提着裙角跨过门槛。

    她今天穿了件淡绿色的衫子,发间簪着新摘的石榴花。

    “马大夫还在忙?”徐妙云笑盈盈地站在药架前,“城里今天可热闹了,龙舟都下水了。”

    马淳手上不停:“徐小姐去看便是,我这还有几副药要配。”

    “你总这样闷着怎么行。”徐妙云走近两步,手指划过药柜上的瓷罐,“来京城这些日子,你可曾好好逛过?”

    马淳摇头。

    他来应天后确实没怎么出门,不是坐诊就是采药。

    但想到端午街上人多拥挤,他更愿意待在医馆。

    徐妙云忽然按住他捣药的手:“走吧,就当陪我。听说夫子庙前有杂耍,还有西域来的商人卖稀奇玩意。”

    她的指尖微凉,马淳下意识缩了手。

    瓷杵掉在碾槽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我......”

    “别推辞了。”徐妙云转身取下墙上的药箱,“知道你放不下这些,带上便是。”

    马淳看着她熟练地检查药箱里的物品,叹了口气。

    这位国公府的小姐向来有主见,他拗不过。

    “稍等。”马淳走到里屋,把刚配好的雄黄粉和血清都装好,又抓了几样常用药材。

    两人走出医馆时,上了马车,来到京城。

    下了马车,街上已是人声鼎沸。

    沿街店铺挂起艾草和菖蒲,小贩吆喝着卖香囊和五彩绳。

    孩童们手腕系着丝线,追逐打闹。

    徐妙云指着远处:“看那边。”

    夫子庙前的空地上,几个西域艺人正在表演吞火。

    围观百姓发出阵阵惊呼。

    旁边摊位上摆着琉璃瓶、犀角杯等稀罕物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马淳的目光却被药摊吸引。

    他走近查看,发现几味难得的药材。

    “这位公子好眼力。”摊主笑道,“都是南洋来的珍品。”

    马淳拿起一块沉香细嗅,眉头微皱:“这香受过潮。”

    摊主脸色一变:“公子说笑了。”

    徐妙云在旁轻笑:“马大夫是行家,你可骗不过他。”

    两人沿着秦淮河漫步。河面上龙舟竞渡,鼓声震天。岸边百姓呐喊助威,热闹非凡。

    徐妙云忽然指向一处:“那里人少些。”

    他们走到河畔柳树下。徐妙云从袖中取出个香囊:“给你的。”

    马淳接过香囊,闻到淡淡药香。

    “里面是雄黄、苍术和艾叶。”徐妙云低头整理衣袖,“端午佩戴可避邪祟。”

    马淳握紧香囊:“多谢。”

    河风拂过,吹动徐妙云的发丝。她望着远处的龙舟,侧脸在阳光下格外柔和。

    “马大夫。”她忽然开口,“若有一天你离开应天,会告诉我吗?”

    马淳一怔:“为何这么问?”

    “只是......”徐妙云转头看他,眼中情绪复杂,“觉得你像天上的云,随时可能飘走。”

    马淳沉默片刻:“我不会不告而别。”

    徐妙云笑了,眼角微微弯起:“那就好。”

    远处夫子庙前人头攒动,隐约传来朗朗诵诗声。

    “那边在做什么?”马淳立刻转移话题地问道。

    徐妙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国子监在办诗词会,礼部的大人们都在呢。听说头名能得一块御赐端砚,还能入礼部侍郎的眼。”她顿了顿,轻声道,”马大夫可有兴趣?”

    明朝科举始于洪武三年,但因取士效果不理想,洪武六年一度停罢,直至洪武十五年,也就是到如今,科举都未曾恢复。

    科举停罢期间,朝廷选官的方式,主要是荐举制,类似汉朝察举。

    故而每年的上元、端阳、中秋几个重大节日,在京城和地方重要州府都会举行一些文化活动。

    能在这种文化活动上拔得头筹的青年才俊,往往会获得一些特殊的推荐,甚至有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