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大明开医馆 > 第22章 法律救不了人心

第22章 法律救不了人心(1/2)

    夜色渐深,医馆外的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

    徐妙云望着低头整理药箱的马淳,终于忍不住开口:“马大夫,您对我们这些人的身份,就一点都不好奇吗?”

    马淳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抬头看了她一眼,又继续将药瓶归位,“好奇是人之常情,但医者不该过分打听病人的身份。”

    “为何?”徐妙云追问。

    马淳合上药箱,声音平静:“知道得太多,会影响诊断。若是知道对方身份尊贵,难免会畏手畏脚;若是知道对方贫贱,又容易掉以轻心。不如一概不知,只当是寻常病人对待。”

    徐妙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她原以为马淳只是谨慎,没想到竟有这般见解。“马大夫的境界,妙云佩服。”

    马淳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谈不上什么境界,只是行医多年的经验罢了。人命关天,哪分什么贵贱?”

    窗外传来护卫的脚步声,徐妙云知道该走了。

    她起身整理衣袖,轻声道:“马大夫今日辛苦了,妙云改日再来请教。”

    马淳将她送到门口,忽然说道:“徐小姐,其实你们第一次来时,我就有所怀疑。”

    徐妙云脚步一顿,回头看他。

    “那位老先生的威严,那位夫人的气度,还有小公子的教养,都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马淳目光坦然,“但我宁愿不知道你们是谁,这样我才能继续做我的大夫。”

    徐妙云深深看了他一眼,点头道:“马大夫放心,我们不会给您添麻烦。”

    护卫提着灯笼上前,低声催促:“小姐,时辰不早了。”

    徐妙云转身离去,裙角在夜风中轻轻摆动。

    马淳站在门口,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

    回到医馆,马淳吹灭了多余的灯盏,只留下一盏油灯照明。

    他坐在桌前,取出陶娘子留下的荷包,轻轻摩挲着上面的鸳鸯绣纹。

    “何必呢……”他低声自语。

    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马淳警觉地抬头:“谁?”

    “是我。”里正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想着您还没用晚饭,给您送点吃的。”

    马淳这才觉得腹中饥饿,接过食盒道谢。

    里正搓了搓手,欲言又止。

    “还有事?”马淳问。

    里正压低声音:“今日那对母子,县太爷已经收押了。听说那李秀才在堂上吓得尿了裤子,把他干的那些龌龊事全招了。”

    马淳面无表情地打开食盒,里面是还温热的粥和咸菜。“罪有应得。”

    “是啊。”里正叹了口气,“陶家老汉说,多亏您还了他闺女清白,不然他死都不瞑目。”

    马淳舀了一勺粥送入口中,食不知味。“我只是说了实话。”

    里正又说了些村里的琐事,见马淳兴致不高,便告辞离去。

    马淳独自吃完简单的晚饭,收拾好碗筷,又拿起那个荷包。

    他想起陶娘子最后说的话,想起她眼中的希望。那样一个善良的女子,却落得如此下场。

    “系统。”他轻声唤道。

    “宿主有何吩咐?”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避免这样的事再发生?”

    “建议宿主兑换《大明律》详解,了解相关法律条文。”

    马淳苦笑:“法律救不了人心。”

    他起身走到药柜前,取出一瓶药丸。这是他用积分兑换的安神药,今晚或许能帮他入睡。

    正要服药,门外又传来脚步声。马淳皱眉,今晚访客可真多。

    “马大夫,是我。”徐妙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马淳惊讶地开门,只见徐妙云独自站在月光下,手中捧着一个木匣。

    “徐小姐怎么又回来了?”

    徐妙云将木匣递给他:“方才忘了把这个给您。这是我从家中带来的《洗冤录》,或许对您有用。”

    马淳接过木匣,触手冰凉。“多谢。”

    徐妙云看着他疲惫的面容,轻声道:“马大夫,医者仁心,但也要保重自己。”

    马淳点头:“我明白。”

    徐妙云眼中闪过一丝敬佩。“马大夫果然非同常人。”

    远处传来护卫焦急的呼唤声,徐妙云不得不再次告辞。

    临走前,她回头说道:“改日我再来向马大夫请教算学。”

    马淳站在门口,目送她离去。夜风吹动他的衣袍,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回到屋内,马淳打开木匣。《洗冤录》静静地躺在里面,书页已经泛黄。他随手翻开一页,正好是“辨生前溺死”的章节。

    “真是讽刺……”他合上书,将它放在药柜最上层。

    油灯渐渐暗淡,马淳添了些灯油。

    他取出纸笔,开始记录今日的病例。

    这是他的习惯,每个病人都会留下记录。

    写到陶娘子时,他的笔尖停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