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系统让我当昏君 > 第295章普及

第295章普及(1/2)

    严歌道:“那么现在普及的情况如何呢”

    “陛下,金雕虽好,但是培育和训练及其费时费力,因此现在的普及程度还十分有限.”

    严歌点点头,这件事情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不过说起来,追求全面的普及金雕传讯也没有任何意义,总不需要让寻常百姓之间也能用金雕通信吧金雕最大的战略价值就是军事情报和行政指令的传递,只要能够满足这两个小系统的需求就足矣.

    于是严歌点名道:“陈磊何在”

    “臣在.”

    陈磊出列道.

    “陈磊,记下来培育金雕的事情就由你们枢密院主管,记住,金雕培育的意义比战马还要重大.

    务必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全国的都统府建立起常设的通过金雕通信的方式,让军令在全国都畅行无阻!”

    “等到军部这边的需求满足以后,再考虑将多余的金雕分配给中书省各个部门.

    记住,朕有两个要求:1军令神达,2政令神速达,只有这样朕才能稳坐京城掌握天下事!”

    “遵命!”

    陈磊振奋地说道.

    他也看出了金雕的战略意义,等这玩意儿真正普及以后,整个大魏的执行力和反应能力都会陡升一个台阶!讲完通讯运输的事情,严歌又问起琼夷两道的经济发展方略来.

    这两地在梁人的统治下,经济情况虽然比匈奴,柔然这类游牧民族之流要好太多,但远比不上大魏这几年经济腾飞的盛况.

    可以说是白瞎了两岛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

    范蠡出列,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微臣以拟好琼夷两道的经济发展方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迁徙人口,大力耕种.

    琼夷两岛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水热种族,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三熟.

    但两地居民却还常常出现粮食困难的情况.

    究其原因是水利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人手垦荒耕种等缘故.”

    “琼夷两岛的人口都超过百万,因此我们不需要像岭北那样大规模地迁徙人口.

    只需从岭南道,闽越道等严歌省份向两岛迁徙一部分人口,即可为垦荒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此后再由都水监负责兴设施,防止在雨季出现洪涝情况,两岛的农业条件就会大大改善.

    司农府负责在两岛推广新稻,出三年,我国又会多出两个粮仓!”

    “其次是大力发展商业.

    两岛位置四通八达,本是三国通商贸易的绝佳地点,只是在梁人统治下物产单一,没能

    <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ter>

    身的优势.”

    “以夷州为例,朝廷可在岛上发展种植特色瓜果,如莲雾,杨桃,荔枝等等,这些珍奇水果可作为内陆民众桌上的.

    至于夷州一些木种,如扁柏,肖楠,樟树,铁杉,油杉也都是名贵的品种.”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两岛近海优势,大力发展渔业.

    一方面可解决粮食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商品贩卖.

    鲜鱼可就近贩运至大陆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则可贩运鱼干等产品.”

    “夷州海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可把夷州作为新的盐库,在岛上建立起海盐生产基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能增加内陆地区的食盐供给,以彻底解决北境偏远地区盐运不足的问题.”

    “夷州如此,琼州也是类似.”

    范蠡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在他的讲述下,严歌好像已经看到了两岛兴旺发达的未来样子.

    范蠡在经济运营方面的才能,严歌还是十分信任的.

    “范爱卿,那朕可就把琼,夷二道的经济民生交到你手中了,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臣自当鞠躬尽瘁,鼎力而行!”

    范蠡信誓旦旦说道.

    这时姜子牙出列道:“关于我大魏海军驻防一事,臣还有些想法.”

    “你说.”

    姜子牙道:“陛下,南洋水师兵锋强盛,但如今我们新收了琼夷二道,势必要分散兵力驻防,这样一来南洋水师的兵力也只能堪堪固守南海而已.

    若陛下对于领土的要求仅限于此,倒也无妨,可若陛下想着力进取的话”

    严歌指着姜子牙道:“太公啊,你还不知道朕的心思吗,朕要成就的是万古千秋的伟业,又怎么会固步自封!”

    姜太公点点头:“既然如此,陛下未来进取的方向又是何处呢”

    严歌摇头笑道:“好你个太公,居然还考较起朕来了!好,那朕就来分析分析.”

    严歌从龙椅上站起来,负手走了两步,说道:“大魏进取之方向,东西南北各有不同.”

    “其中,向北进取乃是首先排除的选项.

    只因北面的金帐汗国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