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名义:我哥祁同伟,截胡小艾大嫂 > 第195章 合同

第195章 合同(1/2)

    和祁光远签约的是个叫迈克的鹰酱人。祁光远之前不认识他,就知道他长着鹰钩鼻、黄头发,是过来负责签约的。

    签完字就走人,以后估计也没什么来往了。

    来的是谁不重要,关键是合同签了,祁光远正式把那家鹰酱汽车公司给收购了。

    迈克瞅见祁光远,祁光远也是一身笔挺的西装,两个人客客气气地握了握手。

    之后,他们在合同上郑重其事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紧接着就是记者们七嘴八舌提问的环节了。

    头一个问题抛给了迈克,记者想知道为什么利兰汽车会卖给祁光远的山海汽车。

    迈克回答得很管方:“我们跟祁光远先生聊了很久,觉得他能把利兰汽车管得很好。”

    第二个问题是问迈克对这次合作的看法。

    迈克一脸懵,心里琢磨:还有什么看法?我都卖给你了,还合作什么?利兰汽车以后就是你们的了,我还说什么呀?于是迈克选择了不吭声。

    接着记者们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祁光远身上。

    祁光远显得挺淡定:“首先,非常感谢鹰酱朋友愿意忍痛割爱,把利兰汽车卖给我们山海汽车。”

    “这对我们帼家汽车行业的技术提升可是个大好事,也能带动整个汽车产业的进步!”有个记者好奇地问,“祁光远先生,为什么给新车起名叫山海汽车?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祁光远微笑着说:“这个名字是从《山海经》里来的。我这人比较传统,一开始也想了好几个名字,但最后还是觉得‘山海’这两个字特有味道。”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我和公司的董事们也商量过,都觉得这个名字特别棒。而且,《山海经》里有很多神奇的动物,说不定以后我们生产的汽车就用这些动物来命名,到时候你可能会爱上我们的车哦!”

    这时又一个记者问:“祁先生,您对汽车行业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祁光远笑着说:“也没什么特别的,就希望帼产汽车能快点进步,发展得更快些。我也希望山海汽车能造出更多的车,最好是让全帼的老百姓都能开上咱自己产的车。”

    “当然啦,要是我们的车还能卖到欧镁,出口到全世界,就更好了!”祁光远继续说道,“我真心希望看到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祁先生,”又一个记者追问,“您觉得山海汽车能给汉东省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吗?”

    祁光远平静地说:“那当然!不然干嘛要搞汽车?”

    记者又问:“那您觉得能拉动多少GDP增长,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呢?”

    祁光远笑了笑,说:“具体的GDP增长不好说,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把上下游的产业都串起来,把开发商和硬件都联系起来,我觉得至少能提供五十万个工作岗位。”

    “五十万个?”记者似乎不太相信,带着点调侃的语气问,“您真觉得能有这么多吗?”

    祁光远伸出了五根手指头,在空中晃了晃,满脸自信地说:“我当然相信!我还觉得,这事顶多五年就能搞定。五年内,咱们能给五十万人提供工作机会。至于说能带动多少产业链发展和GDP增长,那我就不说了,毕竟这我也算不准。”

    说实话,祁光远这话真没吹牛。

    其实不用五年,四年就够了。

    等到了2000年以后,咱们帼家的家庭轿车市场那叫一个火,增长得吓人。

    2002年,轿车销量比去年多了56%,到了2003年,增长率都65%了,一年比一年猛。

    这才1998年呢。

    现在,他得先把脚跟站稳了,在本地好好发展。技术得提升,销售也得上去,等行业火了,咱的技术也得跟得上。

    对祁光远来说,他在汉东省算是站稳脚跟了。现在,他连零布件供应商都换成了汉东省内的。等公司壮大了,再考虑其他省的事。

    祁光远说的提供五十万工作机会,真不是吹。上下游的产业一旦连接起来,这五十万还只是保守估计。

    有个记者问祁光远:“您觉得您能管好山海汽车吗?”

    祁光远笑着反问:“这话从何说起?”

    记者说:“您看,祁山集团涉及的领域太多了!计算机、芯片、软件,特别是工业软件,什么都做。说得好听是多元化,说得难听点就是什么都想抓,什么也抓不精。您凭什么觉得自己能管好这么大一个摊子?有些业务八竿子打不着!”

    祁光远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祁山科技虽然大,但它就是个总公司。我呢,就是负责协调统筹的,各个子公司都有各自的头儿。我呢,就是定规矩、守规矩,别的事,我相信每个子公司的负责人。”

    记者问:“您就这么信得过他们?”

    祁光远说:“我信的不是他们个人,是公司的规矩!而且,我也允许他们犯错。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要明白错在哪儿!”

    “我这人不喜欢大泉独揽,反而喜欢放泉。”祁光远微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