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概况
同江市辖区总面积6229平方千米 ,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和哈巴边区相望,边境线长达170千米 ,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 。同江地形平坦开阔,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着,四季差别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短暂,春、秋季节由于冬夏季风交替,多大风天气 。
同江市现辖6镇4乡 ,每个乡镇都各具特色。同江镇作为市政府驻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里基础设施完备,商业氛围浓厚,街道上车水马龙,各类商场、超市、酒店一应俱全 。夜晚,华灯初上,热闹非凡,展现出这座小城的活力与繁华 。
乐业镇以农业生产为主,广袤的田野里,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茁壮成长 。农民们勤劳朴实,传承着传统的农耕技艺,同时积极引入现代化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这里的乡村风光优美,田野间稻香阵阵,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 。
三村镇地处三江平原腹地,自然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广阔 。渔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村民们依水而居,以捕鱼为生 。每到捕鱼季节,江面上船只往来穿梭,渔民们收获着满满的希望 。除了渔业,三村镇也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有机蔬菜、水果等 。
街津口赫哲族乡是赫哲族的聚居地之一,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赫哲族传统的鱼皮画、桦树皮画等手工艺品随处可见 。赫哲族人民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捕鱼、狩猎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游客来到这里,可以亲身感受赫哲族的文化,品尝赫哲族的美食,如鲜美的杀生鱼 。
八岔赫哲族乡同样是赫哲族的聚居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 。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持得十分完好,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在其境内 。保护区内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是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 。赫哲族的伊玛堪说唱艺术在这里代代相传,讲述着赫哲族的历史与传说 。
向阳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近年来,向阳镇的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吸引了不少企业入驻 。同时,向阳镇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 。
金川乡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当地主要种植小麦、高粱等农作物,农产品品质优良 。金川乡还积极发展畜牧业,养殖牛羊等家畜,形成了农牧结合的发展模式 。
临江镇临江而建,水运发达,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这里的码头热闹繁忙,货物往来不断 。临江镇的商业也十分繁荣,各类店铺琳琅满目,满足了居民和过往船只的需求 。
银川乡自然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银川乡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花卉、中药材等 。同时,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开发了农家乐、采摘园等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二、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同江历史悠久,在西周时代属肃慎部内地,秦汉时称挹娄,南北朝又称勿吉,隋唐时代演变为黑水部落 。公元726年,唐朝在黑水部落设立了黑水州都督府 。此后历经辽金时代和元明的统治 。因其“濒临松花江南岸,北即黑河口,实为扼要咽喉”,1906年2月15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吉林将军奏准,于“富克锦东北之拉哈苏苏”(今同江市政府驻地)设置临江州,隶属依兰府 。1909年6月2日(清宣统元年四月十五日)奏准升改临江府,隶属东北路道 。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3月,改临江府为临江县 。1914年2月,因与奉天省临江县重名,奉令改为同江县 。同年6月,隶属依兰道 。1929年2月,撤销道制,改由吉林省直辖 。东北沦陷后,初隶吉林省,1934年12月划归三江省管辖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 。1949年1月6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撤销同江县,并入富锦县 。同年6月,划为第十区,1955年改为同江区 。1959年4月24日,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富锦县的同江区(包括同江、三村、乐业乡)划归抚远县管辖,并将同江区改为同江镇,抚远县人民委员会迁驻同江镇 。1965年8月23日,国务院决定,设置同江县,以抚远县西部地区,即同江镇和乐业、三村、街津口、八岔公社及勤得利农场乡为同江县的行政区域 。1985年1月,合江地区正式撤销,划归佳木斯市领导 。1986年国家恢复同江为一类口岸 。1987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同江县,设立同江市(县级),由佳木斯市代管 。1988年黑龙江省批准同江为通贸兴边试验区,1994年被外交部批准为国际港口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同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赫哲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