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江湾镇:坐落在县城南部,牡丹江东岸,距县城22公里 。东与道台桥接壤,南与林口县相连,西与达连河隔江相望,北与团山子乡毗邻。全镇总面积567平方公里 ,辖15个行政村41个自然屯。境内南部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余脉,多半为山地和丘陵地,中部为漫岗地带,坡地较多,北部和西北部为沿江河洪泛区,多为湿地。江湾镇以旱田为主,盛产大豆、玉米、水稻、谷子、小麦,是全县主要产粮乡镇之一,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甜菜和部分亚麻。这里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产业结构。
- 道台桥镇: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8公里 。东与三道岗镇相邻,南与护林乡接壤,西与江湾镇相连,北与团山子乡相接。全镇总面积418平方公里 ,辖22行政村,62个自然屯。境内南属完达山余脉,多半为平川地带,地势西高东洼。道台桥镇以旱田、水田作业为主,盛产大豆、玉米、水稻、小麦、谷子、高粱,是全县主要产粮基地之一,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这里的农田一望无际,每到丰收季节,金黄的麦浪和饱满的谷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 愚公乡:地处县城东部,距县城44.5公里 。东南部隔松木河与桦南县为邻,南部与团山子乡隔倭肯河相望,西部和北部与宏克力镇接壤,东北部与佳木斯市郊区相连。全乡总面积527平方公里 ,辖15个行政村45个自然屯。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浅山区,丘陵起伏,中部漫岗坡地较多,南部为沿河洪泛区,平坦低洼,地貌结构为三山一水六分田。愚公乡共有耕地亩,荒山林地平方公里,草地平方公里 。土壤肥沃,以黑土和草甸土为主。这里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等,同时也发展了一些畜牧业。
- 团山子乡:位于依兰县中部,与多个乡镇相邻。全乡总面积[具体面积]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X]个自然屯。境内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和平原。团山子乡的农业发展较为多元化,除了种植大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外,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种植中药材、果树等。此外,这里的畜牧业也有一定规模,养殖着牛、羊、猪等家畜。团山子乡的自然风光优美,乡村旅游也逐渐兴起,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田园生活,欣赏乡村美景。
- 迎兰朝鲜民族乡:是依兰县唯一的民族乡,位于依兰县北部,隔松花江与汤原县相望。全乡总面积[具体面积]平方公里,辖[X]个行政村[X]个自然屯。这里聚居着众多朝鲜族居民,保留着浓郁的朝鲜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朝鲜族的传统歌舞、美食、服饰等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农业方面,迎兰朝鲜民族乡主要种植水稻,由于松花江的灌溉,这里的水稻品质优良,口感香甜。此外,朝鲜族的民俗旅游也是该乡的一大特色,游客可以参观朝鲜族的传统民居,品尝朝鲜族美食,如泡菜、打糕、冷面等,感受独特的朝鲜族风情。
三、历史人物
在依兰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抗联隐蔽战线的女英雄王一知,1916年出生于此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依兰县城,她几度辍学,但仍坚持追求进步。1934年初,她进入依兰县中学女子班读书,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于同年8月加入共青团,次年3月转为中共党员 。入党后,她积极组织反日会员收集情报、运送物资,抵制日本奴化教育。1937年,她考入佳木斯省立师范学校开展地下工作,后因同志暴露,前往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被分配到军部骑兵警卫队 。1939 - 1940年,她前往苏联整理档案并学习无线电通讯技术,回国后担任抗联第二支队分遣队政治指导员兼无线电台台长,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的英勇事迹和奉献精神激励着无数依兰人。
依兰道首任道员王瑚,后改称道尹,被尊称为王道台。他为官清廉,重视城乡道路的发展,修建了依兰至密山官道和道台桥 ,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他还曾任江苏、山东两省省长,在任职期间,始终秉持着为百姓谋福祉的理念,深受百姓爱戴。
四、必游景点
- 五国城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国城遗址在依兰县的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里是辽金时期五国部越里吉城所在地,因“靖康之耻”而闻名。北宋徽、钦二帝曾被囚禁于此,留下了“坐井观天”的典故 。遗址内外出土过铜器、陶器、铜钱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见证了那段特殊的历史,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探寻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