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概况
南岗区位于哈尔滨市中心城区,处于东经126°45′ - 126°43′,北纬45°30′ - 45°40′之间 ,海拔在146.3 - 185.4米 。全区总面积182.8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60平方千米 。它东与道外区、原太平区相邻,南和香坊区接壤,北以哈长、滨北铁路线为界与道里、道外两区分隔,西南部隔运粮河与双城市相望 。
南岗区下辖18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燎原街道、大成街道、松花江街道、花园街道、曲线街道、通达街道、七政街道、和兴街道、哈西街道、保健街道、荣市街道、奋斗街道、芦家街道、革新街道、文化街道、先锋路街道、新春街道、跃进街道 ;还包括1个镇,即王岗镇 ;以及1个民族乡,红旗满族乡 。各街道各具特色,花园街道作为南岗区的核心区域之一,周边高校、科研机构众多,文化氛围浓厚;哈西街道近年来发展迅速,现代化的商业设施与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充满活力 。王岗镇不断发展特色农业和乡镇企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红旗满族乡则保留着独特的满族民俗文化,在传统节日会举办满族特色活动,展示民族服饰、饮食等文化元素 。
二、历史沿革
南岗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而有明确记载的历史可回溯至清代 。清代时,这里属阿勒楚喀副都统辖地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随着“京旗移垦”和清政府封禁政策的解除,满、汉农民陆续移居此地,最早形成的村落有秦家岗、哈尔滨火车站一带、尤家窝棚、白家窝棚等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中东铁路局发布第144号令,将哈尔滨划为新市街、新埠头、旧埠头和老哈尔滨4个区,南岗区归属新市街警察署 。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公布,将埠头区、新市街划归哈尔滨特别市管辖,马家区归东省特别区管辖 。民国十七年 - 民国二十年(1928年 - 1931年),军阀割据,哈尔滨被分为四部分,南岗地区仍归属哈尔滨特别市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哈尔滨市公署公布市区条例,实行区制,南岗地区设南岗、马家两个区事务所 。
1949年9月,根据《哈尔滨市区街组织变更方案》,南岗区与马家区合并为南岗区公所,成为哈尔滨市政府派出的办事机构 。1950年10月25日,南岗区公所改为南岗区人民政府 。1955年2月,南岗区人民政府改为南岗区人民委员会 。1960年1月,哈尔滨城区实行人民公社化,改称南岗奋斗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机构,执行区级政权职能 。1967年4月,成立南岗奋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68年10月,改称南岗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11月,南岗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恢复南岗区人民政府 。此后,南岗区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演进,成为如今繁华的中心城区 。
三、历史人物
南岗区人才辈出,他们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赵一曼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是抗日民族英雄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 。1935年,她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激烈斗争中,于1935年11月不幸被捕 。面对敌人的残酷折磨,她坚贞不屈,展现出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1936年8月,赵一曼英勇就义,时年31岁 。她的英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如今南岗区的一曼公园内矗立着赵一曼雕塑,人们在此缅怀先烈,铭记她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
刘俊义也是南岗区的骄傲,他是一位优秀的志愿者和道德模范 。作为中国烹饪大师,他在厨艺领域成绩斐然,获得黑龙江首届龙菜创新烹饪技术比赛个人热菜金奖、全国首届龙菜美食大赛特等奖等诸多荣誉 。同时,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长期资助孤寡老人、贫困家庭 。哈市南岗区新发小区D区04栋楼下道路不便,他自掏16万元对道路进行维修、硬化并修建台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主动担任抗疫志愿者,值守卡点,还自费采购红外线额温枪、消毒液、医用口罩等物资捐赠给办事处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 。
四、必游景点
(一)东北烈士纪念馆
东北烈士纪念馆坐落在南岗区一曼街241号,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座永久性纪念馆 。它的前身是1928年建成的东省特别区图书馆 。馆内藏品丰富,陈列着大量与东北抗日斗争相关的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 。在这里,你能看到抗日英雄们使用过的武器、穿过的衣物,还有他们留下的书信、日记等 。这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