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武判九局:我的选择能改命 > 第167章 血案余烬 · 书院疑踪

第167章 血案余烬 · 书院疑踪(2/3)

风物志》的残页飘出来,"府学张大人说,要把书院的'慎思'精神编进新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慎思个屁!"赵护院的木棍差点戳到他鼻尖,"再敢乱翻,老子把你捆去六扇门!"

    方仁杰退后半步,目光扫过后宅的方向。

    王教授的窗纸被风掀起一角,隐约能看见老人正把木箱往床底塞,动作急得差点栽倒。

    他摸了摸怀里的《书院纪略》,能触到那张名单的凸起——被墨汁盖住的名字,和李同学昨日说的"阿和",发音像极了。

    "走了走了!"赵护院推了他一把,木棍敲得门框咚咚响。

    方仁杰踉跄着退到院外,回头望了眼"慎思"残匾。

    风卷着碎叶打在脸上,他突然听见系统提示在耳边响起:"检测到关键线索触发。

    是否'询问李同学详情'?

    是否'借阅该书带走研究'?"

    他攥紧怀里的书,指节发白。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可今天不是他当值——洛宁城的更夫,从来不知道,某个粗布长衫的"编纂",正把二十年前的血,重新摊在太阳底下。

    方仁杰攥着《书院纪略》的手微微发紧,系统提示音刚落,他便抬眼看向王教授。

    老人枯槁的手背暴着青筋,在藤椅扶手上扣出青白的月牙印,喉结动了动:"李砚那孩子......是当年十三人中唯一活下来的。"他浑浊的眼珠突然泛起水光,"可活下来又如何?

    从那夜后,他再没说过一句话,如今在书院当杂役,扫扫落叶,搬搬书箱......"

    方仁杰的呼吸陡然一滞。

    昨日在茶棚,听书人说血衣书院"十三具尸体少一具",原是那具"失踪的"根本没死?

    他压下翻涌的思绪,指节轻轻叩了叩案几:"他现在何处?"

    "东院槐树下。"王教授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瘦骨嶙峋的脊背弓成虾米,"小先生......"他抓住方仁杰的袖口,指甲几乎要掐进布纹里,"若他肯开口,求你......"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扫帚扫过青石板的沙沙声。

    方仁杰顺着窗纸破洞望出去,只见穿粗麻短打的少年正弯腰扫落叶,竹扫帚在他手中轻得像根草茎,发顶沾着两片槐叶,在风里晃。

    "李同学?"方仁杰放轻脚步走近,鞋底碾碎一片枯叶。

    少年的脊背猛地绷紧,扫帚"啪"地掉在地上。

    他转过脸,方仁杰这才看清他的眼睛——眼白上爬满血丝,瞳孔缩成针尖大小,像被惊飞的雀儿。

    "别怕,我......"方仁杰刚要开口,少年突然踉跄着后退两步,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喉间发出含混的呜咽。

    他抬起颤抖的手,食指死死戳向院角那堵爬满青苔的矮墙:"血......"他的声音像锈住的齿轮,"从那里流出来的。"

    系统提示音在耳畔炸开:"是否'查看角落痕迹'?

    是否'跟踪李同学行踪'?

    是否'向赵护院打探情况'?"

    方仁杰的后颈起了层鸡皮疙瘩。

    他蹲下身,指尖抚过李同学所指的砖缝——暗红色斑点嵌在青灰砖里,像被刀刮过又没刮净的血渍。

    他从怀中摸出个青瓷小瓶,倒出些淡紫色粉末撒在砖上。

    梦魂烟遇血显形,是奶娘当年教他的市井小手段,没想到今日派上用场。

    烟雾腾起的刹那,方仁杰的瞳孔骤缩。

    淡紫雾气里,竟凝出枚半透明的令牌残影!

    九道云纹盘绕在"局"字周围,纹路深浅不一,最中间那道泛着冷白的光——正是二十年前灭门案现场,奶娘临死前在他掌心画的"九局令"!

    "啪!"

    铁棍砸在砖上的脆响惊得方仁杰差点栽倒。

    他猛地回头,赵护院正站在五步外,刀疤在夕阳下泛着青黑,手里的铁棍还沾着新泥,显然刚从某处急奔而来。

    "外人擅闯禁地,该罚。"赵护院的声音像块磨秃的石片,他晃了晃铁棍,阴影罩住方仁杰的脸,"小先生不是要编志么?

    不如先编编自己怎么从这书院走出去?"

    方仁杰的短刃已经滑进掌心,隔着粗布长衫抵在腰间。

    他盯着赵护院发紧的肩背——这护院的武徒七品境界,比他高了两阶。

    但更让他心悸的是,李同学不知何时缩到了墙根,正用指甲在青石板上划着什么,每道划痕都深可见骨,像在刻某种暗号。

    风卷着槐叶掠过赵护院的刀疤,带起他粗布护腕下的一点青黑——方仁杰眼尖地瞥见,那是半枚云纹刺青,和九局令上的纹路分毫不差。

    铁棍在赵护院手中转了个花,金属刮擦声刺得人耳膜发疼。

    方仁杰摸了摸怀里的《书院纪略》,名单上被墨汁盖住的名字突然清晰起来——"李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