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墨卿行 > 第437章 缉拿

第437章 缉拿(2/3)

光下微微泛光。

    \"这位可是钦差衙门的林大人?\"男子拱手作揖,声音浑厚。

    林彦秋略一欠身:\"正是下官。\"

    \"本官乃督察院左都御史张威。\"男子说话时气度沉稳,林彦秋观其言行,便知是主官无疑。这张威生得魁梧,比林彦秋高出半头有余,面容方正,眉宇间透着威严却又带着三分和气。

    \"叨扰张大人了。\"林彦秋执礼甚恭。

    张威朗声笑道:\"林大人奉旨前来督察,乃是我院之幸。李阁老已将来意说明。依本官之见,本当为大人另设值房方显郑重。如今这般简慢,实在惭愧。若有需要,但说无妨。\"

    林彦秋淡然一笑:\"张大人言重了。下官此来只为观政听事,岂敢妄议院务?\"

    这番谦逊之词令张威暗自点头,心道这读书人果然不同那些骤得高位的轻狂之辈。

    寒暄过后,张威为众人引见。恰在此时,龚主事也回到厅中。众人落座,议事正式开始。

    林彦秋案前摆着一册卷宗,掀开细看,忽见一个熟悉的名字——宁德!

    随着议事深入,林彦秋格外留心,很快便明白了案情始末。

    此案牵涉户部钱法堂一位侍郎,宁德竟也卷入其中。据现有证据,那侍郎勾结商贾,虚报盐引数目从中渔利。而宁德正是其手下得力干将。

    越听越是心惊。此案涉及四地盐商,那侍郎多次在朝廷调整盐税之前,暗中透露消息予亲族牟利。更有十余次为盐商虚开盐引,收受巨额贿赂。宁德名下不明来源的银钱竟有数万两之巨,还在京城置办了多处宅院,皆在繁华地段。

    此案源起于淮盐价格异常波动,起初以为是盐枭作祟,后查出竟是盐商自导自演,渐渐牵出了户部官员。

    案情审议持续了两个时辰,林彦秋始终如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张威几番询问他的意见,林彦秋只是含笑摇头,道:“下官初来乍到,不敢妄言。”

    会议将散时,林彦秋忽然正色拱手,肃然道:“张大人,此案下官需请回避。”

    张威一怔,皱眉道:“林大人有何难处?”

    林彦秋轻叹一声,道:“适才细阅卷宗,见涉案之人宁德,竟是下官昔日同窗。”

    张威眉梢微挑,笑问:“二位交情甚笃?”

    林彦秋摇头:“不过泛泛之交,当年亦无甚往来。”

    张威朗声一笑,摆手道:“既如此,何必回避?况且林大人至今未置一词,此案证据确凿,本官已呈报上峰,午后便要拿人。”

    林彦秋闻言,当即从袖中取出官印,置于案上,正色道:“那下官今日便不出此厅。”

    张威大笑,拍了拍他的肩:“林大人多虑了!虽需暂收印信,但大人可随专案同行,亲临缉拿,也算督察之责。”

    林彦秋曾在地方主政,深知官场规矩,见张威如此安排,便颔首应下。午时,他与督察一处的吏员在议事厅内草草用了些点心,待部署完毕,才随众人登车,直赴户部钱法堂。

    “报——所有嫌犯皆在议事房内,无人走脱!”

    “动手!”

    林彦秋随一队衙役疾步登楼,在廊下撞见宁德被两名差役架出。此时的宁德,双腿瘫软如泥,哪里还有当年同窗聚会时的意气风发?

    他垂着头,未曾看见林彦秋立于廊侧。两名差役见了林彦秋,连忙行礼:“林大人!”林彦秋微微颔首:“辛苦。”

    宁德闻声猛然抬头,见是林彦秋,竟不知哪来的力气,挣脱差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嘶声哭喊:“林兄!念在同窗之谊,救我!”

    林彦秋下意识后退半步。两名差役大怒,一把按住宁德,厉声呵斥:“大胆!竟敢冲撞大人!”说罢挥拳欲打。

    林彦秋抬手制止,淡淡道:“罢了,带下去吧。”

    “林兄!救我啊!我不想下狱啊——”宁德凄厉的哭喊声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廊角。林彦秋隐约瞥见有人往他口中塞了布团,堵住了哀嚎。

    随后被押出的,是一位神色尚算镇定的中年官员,只是颤抖的双腿,终究暴露了他内心的惶恐。

    林彦秋望着一个个被押走的官员,心中五味杂陈。无论他们因何获罪,昔日,他们也曾是高高在上的“大人”。

    他闭了闭眼,寻了个由头,向张威拱手道:“下官尚有翰林院公务未了,先行告退。”

    此案,他不想再跟下去了。

    回到翰林院,林彦秋径直去了张祭酒的值房。推门而入,张祭酒正伏案疾书,见他进来,搁笔笑道:“回来了?事情如何?”

    林彦秋叹了口气,将今日所见细细道来。张祭酒听罢,捋须轻笑:“可是觉得太过残酷?”

    林彦秋苦笑摇头:“毕竟是四年同窗,见他跪地求救的模样,心中难免酸楚。”

    张祭酒淡然道:“为官者,该硬心肠时,便不能手软。”

    林彦秋默然。在翰林院坐了半晌,却始终静不下心批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