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红楼:贾琮崛起 > 第374章 名分

第374章 名分(1/2)

    睿亲王府后苑,一处临水的暖阁内。

    窗外细雨初歇,几竿翠竹被洗得青翠欲滴,水珠顺着叶尖滴落湖面,漾开圈圈涟漪。

    暖阁内却暖意融融,炭盆烧得正旺,空气中弥漫着清雅的梅香。

    黛玉只着一身家常的雨过天青色云锦长裙,发髻松松挽起,斜簪一支羊脂玉簪,通身清雅温婉。

    她坐在窗边的紫檀木圆桌旁,手中捧着一盏温热的杏仁茶,目光落在对面正在整理一叠画稿的宝钗身上。

    宝钗今日穿了一身更为素净的秋香色软缎袄裙,发间也只别了一支素银嵌珍珠的梅花簪。

    她正将一张张描绘着粤海风情的贝壳画小心收起,动作细致而专注。

    宝琴则坐在稍远些的绣墩上,膝上摊开一本琴谱,手指无意识地划过书页,眼神却有些飘忽,偶尔会悄悄瞥向姐姐和黛玉的方向。

    “宝姐姐,”

    黛玉放下茶盏,声音轻柔,打破了暖阁内的宁静,

    “这些贝壳画,惜春妹妹的手艺越发精进了,琴丫头也画得有趣。”

    宝钗抬起头,温婉一笑:“娘娘说的是。琴丫头贪玩,倒是跟着惜春妹妹学了不少。”

    她将最后一张画稿放入匣中,合上盖子。

    黛玉的目光落在宝钗脸上,带着了然的笑意,语气自然地道。

    “昨日,我与琮哥哥商议过了。你的事,也该定下来了。”

    宝钗整理匣子的手微微一顿,指尖在光滑的木面上停留了一瞬。

    她没有立刻抬头,但黛玉清晰地看到,她那向来沉静如水的眸子里,有什么东西瞬间被点亮了,激荡起层层涟漪。

    宝钗深吸了一口气,才缓缓抬起头,迎上黛玉温和而洞悉的目光。

    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但微微泛红的眼眶和略显急促的呼吸,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娘娘……”

    宝钗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她站起身,对着黛玉深深一福,姿态端方,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显郑重,

    “宝钗……谢娘娘恩典。”

    黛玉起身,亲手扶起她,笑容温煦真诚。

    “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多礼?江南之言,琮哥哥从未敢忘。你的情义,你的才干,我们都看在眼里。这侧妃之位,是你应得的。过几日,琮哥哥便会正式上表礼部,为你请旨册封。”

    “姐姐,恭喜你!”

    宝琴也放下琴谱,跑了过来,脸上是真心实意的欢喜,挽住宝钗的手臂。

    然而,在那双清澈明亮的杏眼里,黛玉分明捕捉到了一闪而过的羡慕之色。

    黛玉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含笑看着宝钗。

    宝钗被妹妹挽着,感受着黛玉扶在她手臂上的温暖,心中百感交集。

    多年的等待,深藏的情愫,家族的压力,未来的期许

    ……在这一刻似乎都有了着落。

    她反手握住黛玉的手,又紧了紧宝琴挽着她的手,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真切与动容。

    “娘娘厚爱,殿下垂怜,宝钗……铭感五内。日后定当竭尽所能,襄助娘娘,侍奉殿下,以报恩德。”

    黛玉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日后府中诸事,还需宝姐姐多多费心。”

    暖阁内气氛温馨融洽,姐妹情深。

    黛玉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宝琴那张尚带稚气却已初露绝色的脸庞,那眼中残留的一丝羡慕,像投入湖面的小石子,在她心底轻轻荡开一圈涟漪。

    她心中念头微转:这丫头也渐渐大了,心思也活络了

    不过,此事倒不急在一时。

    ......

    送走了宝钗姐妹,黛玉并未立刻回房。

    窗外细雨已歇,天色透亮了些许,带着雨后的清新。

    “紫鹃,备轿。”

    黛玉吩咐道,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泠,

    “去清风街会所。”

    “是,娘娘。”黛玉立刻应声,心知这是要去寻邢姑娘了。

    清风街会所,是贾琮之前,特意让元春与宝钗主持筹建的一处雅致所在。

    它并非寻常商铺,而是专供京城贵妇、宗室女眷们品茶、听琴、赏画、交流的私密场所。

    明面上是风雅之地,实则是贾琮安置元春、宝钗,并借此编织关系网络、收集信息的枢纽。

    后来,邢岫烟与晴雯,也被贾琮安排在此处帮忙。

    会所位于城西幽静的清风巷,闹中取静。

    黛玉的亲王仪仗并未大张旗鼓,只乘了一顶素雅的四抬暖轿,带着紫鹃、雪雁和几名护卫,悄然而至。

    会所门前并无奢华装饰,只悬着一块乌木匾额,上书“清风雅集”四字,笔力遒劲内敛。

    早有伶俐的管事婆子得了信,恭敬地在侧门迎候。

    “给王妃娘娘请安!”

    管事婆子带着几个穿着素雅得体的丫鬟,深深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