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啊,这次提拔可是市委常委会一致通过的呢。”老部长面带微笑,端坐在对面那柔软的皮质沙发上,他的手指优雅地在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清脆的声响。
林江静静地坐在那里,聆听着老部长的话语。他的目光并没有落在老部长身上,而是望向了窗外。透过那扇窗户,可以清晰地看到防汛指挥中心楼顶的雷达天线,它宛如一枚银色的指针,始终坚定不移地指向淮河的方向。
此刻,林江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前。他的视线穿越了那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办公楼,最终落在了远处隐约可见的河坝轮廓上。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些被洪水浸泡得发白的日日夜夜,那些在齐腰深的水里接力传递沙袋的手掌,那些被暴雨模糊了视线却依旧坚定的眼神,都在这一刻鲜活地展现在他眼前。
这些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让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温暖。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他和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洪水的侵袭。每一个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守护着这片土地。
而现在,他即将担任水利厅技术处处长的职位,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所付出的努力的肯定。他深知这个位置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有着与同事们一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手机在桌面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 "妻子" 的名字。林江划开接听键,听筒里传来女儿奶声奶气的呼喊:"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妈妈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
“爸爸还有点事要处理,你们先吃。”他的声音明显比之前柔和了许多,仿佛生怕会惊扰到电话那头的家人。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窗沿轻轻滑动,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那弧线能将他此刻复杂的心情传递出去。
挂掉电话后,走廊里传来一阵嘈杂的喧哗声,那是同事们下班的声音。他听到有人急匆匆地走过,手中捧着刚刚打印好的文件,脚步声在他办公室门口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特意放慢了脚步。透过半开的门缝,他瞥见一个好奇的目光投了进来,那是同事们对他的关注和猜测。
林江心里很清楚,关于他即将被提拔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技术科的小王中午甚至还偷偷塞给他一包茶叶,并半开玩笑地说:“林哥,以后你当了大领导,可别忘了我们这帮兄弟啊。”
他默默地重新拿起那份文件,文件的纸张边缘已经被他不自觉地捏出了明显的褶皱。他缓缓展开文件,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文件里详细地列明了新岗位的职责:制定全省水利技术标准、审核重大项目方案、协调各市县水利部门……这些工作听起来确实很风光,但同时也意味着他将彻底告别他坚守了十五年的一线工作岗位。十五年前,他怀揣着对水利事业的满腔热情,刚刚从水利学院毕业,就被分配到了那个最偏远的水文站。那里的条件异常艰苦,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荒野,交通不便,生活也十分单调。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在这片土地上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他的站长是个皮肤黝黑的老水利,经验丰富,为人朴实。在老站长的带领下,他开始了艰苦的工作。
他们常常需要在布满荆棘的河岸线埋设水位计,一不小心就会被刺伤。而在暴雨倾盆的深夜,他们还要冒着风雨去记录流速数据,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小林,你记住,”老站长蹲在泥泞里,小心翼翼地调整着仪器,他的声音被雨点砸得断断续续,“咱们手里的钢笔比手术刀还金贵,写错一个数字,下游可能就要多淹一片庄稼。”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成为了他工作中的座右铭。
正当他回忆起这些往事时,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原来是基建科的老张,他端着保温杯,慢悠悠地路过。看到林江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老张便推门走了进来,笑着说道:“还没走呢?听说你要升厅长了?恭喜恭喜啊!”
林江连忙合上手中的文件,站起身来,给老张倒了杯热水,谦虚地说:“还没定呢,张哥,你可别乱传啊。”接着,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又笑着问道:“张哥,你还记得三年前咱们一起抢修东风坝的事吗?”老张愣了愣,随即拍着大腿笑起来:"怎么不记得!那天零下二度,你跳进冰水里堵管涌,上来的时候嘴唇紫得像茄子。后来你发了三天高烧,我去医院看你,你还攥着检测报告不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江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突然轻声说:"我还是喜欢在坝上的感觉。站在那里能听到水流的声音,能摸到混凝土的温度,知道这东西结实不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