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评论,预算2万元。
? 重点监控对象:记者李阳(标注:近期频繁接触泵站项目相关人员,已对其进行口头警告,若仍不停止调查,需采取进一步措施)。
手册最后附着一份通讯录,其中一个号码被红笔圈出,备注是“张局”,后面还写着“每月15号对接舆情”。李阳猛地想起上个月水利局的新闻发布会,当时他提问泵站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副局长张启明眼神明显闪烁了一下,只含糊地回答“所有项目均符合标准”,当时他还以为是自己多心,现在看来,张启明早就和公关公司串通好了。
凌晨两点,编辑室里只剩下李阳一人,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斑驳的光影。他端起早已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突然想起老工人刘师傅说过的话:“泵站验收那天特别奇怪,平时这种小项目都是工程科的人来,那次居然是张副局长亲自带着监理员来的,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
李阳立刻打开电脑里存着的泵站验收视频,拖动进度条,在第37分钟时按下了暂停键。画面里,张启明正和施工方负责人说话,而他身后的秘书,正趁着所有人不注意,偷偷将一个鼓囊囊的牛皮纸袋塞进监理员的口袋——那个监理员,正是之前在伪造验收单上签字的退休工程师!
“嗡嗡——”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李阳深吸一口气点开,屏幕上出现的照片让他脊背发凉:照片拍摄于某建材仓库的卸货区,几个工人正围着一辆货车,将车上标着“合格”字样的水泥袋,换成没有任何标识的灰色袋子。而背景里的货车车牌号,虽然有些模糊,但能隐约看清前几位数字。
他立刻打开车辆查询系统,输入车牌号搜索,屏幕上跳出的“昌盛建设有限公司”几个字,让他瞬间握紧了手机。更让他震惊的是,当他查询昌盛建设的水泥供应商时,发现对方正是上个月被曝光生产劣质水泥的“宏远建材厂”,而宏远建材的股东名单里,赫然出现了“赵伟”的名字——汇通公关的法定代表人。
天快亮时,李阳的手机又收到一条消息,来自那位匿名内部人士:“明早八点,淮河大桥下的废弃码头,有人会给你一份关键合同,注意安全。”他立刻将所有证据备份到两个加密U盘里,一个藏进掏空的钢笔笔杆,另一个塞进公文包的夹层。随后,他打开文档,将整理好的报道草稿发送给总编辑,在邮件正文里写道:“标题就叫《淮河治水疑云:从明代石碑到现代工程的腐败链条》,证据已附在附件,建议明天见报。”
晨光透过编辑室的窗户照进来,落在李阳布满红血丝的眼睛里,映出细碎的微光。他从抽屉深处摸出那支藏着U盘的钢笔,指尖传来金属外壳的冰凉触感。随后,他按下了录音笔的播放键,老工人刘师傅沙哑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那些人把不合格的水泥倒进河道时,我偷偷看了一眼,他们嘴里还念叨着‘反正洪水来了,先淹的是下游的村子,跟咱们没关系’……”
李阳握紧钢笔,站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淮河的晨雾还未散去,隐约能看到远处明代治水碑的轮廓。他知道,当这篇报道见报时,等待他的可能是更多的威胁,甚至危险,但碑上“官仓硕鼠食堤基”的刻痕,仿佛跨越了六百年的时光,正无声地提醒着他——有些责任,必须有人扛起来。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