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手指着“昌盛建设”的投标价,“您看这投标价,比同期市场价低了近三成,正常施工根本覆盖不了成本,他们怎么赚钱?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赵立东指尖敲着文件上的“昌盛建设”,眉头越皱越紧,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抽屉里翻出另一份材料——正是周明远标注的“存在质量疑点”的工程清单,其中城东堤坝和李家庄灌溉渠两个项目,承建方赫然就是这家公司。
傍晚的碰头会上,各组的汇报内容汇总到一起,渐渐织成一张越来越清晰的网:明代碑文的真实性得到权威确认,且碑文记载的“硕鼠食堤”事件,与地方志里记录的明代两次堤坝溃决事件高度吻合;现代水利工程中,以“昌盛建设”为代表的多家施工企业存在投标文件雷同、报价异常偏低、竣工验收报告可疑等问题;更有人通过匿名邮件举报,称某水利局副局长的儿子,半年前刚入职“昌盛建设”,就直接担任了项目经理。
“有意思,”赵立东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火星溅起又迅速熄灭,“古人刻碑警示,盼着后人别重蹈覆辙,结果今人还在犯同样的错。明天开始,不查文件了,实地查工程,一栋一栋看,一处一处测,把问题揪出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调查组的一举一动,正通过各种隐蔽渠道传到不同人的耳朵里。某高档酒店的包间里,开发商王总听完手下的汇报,猛地摔了酒杯,红酒洒在洁白的桌布上,像一团刺目的血:“赵立东?就是那个油盐不进的硬茬?他怎么会来牵头查这个事?”某水利局的办公室里,有人锁上门,把一叠文件塞进碎纸机,机器运转的声音里,还夹杂着手指紧张的颤抖;而远在省城的某个茶馆包间,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对着电话冷笑,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让他们查,查到最后也是一团雾水,咱们埋的线,没那么好挖。”
夜色渐深,城市的灯光透过窗户照进调查组的办公室,桌上的台灯还亮着。周明远坐在电脑前,对着屏幕里的碑文拓片出神,突然指着“硕鼠”二字,转头对旁边整理资料的小林说:“你看这两个字的笔画,横画粗,竖画歪,多像在画一个个肥头大耳的影子,老祖宗这是把心里的气,全刻进石头里了......”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