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成效本身成为最好的宣传。"
宁国、明国等则将精力放在强化内部整合上。宁国加速了对于蒸汽船只的各种改进,明国则推动江南工业区与南武洲的技术对接,试图通过提升自身实力制衡社会主义阵营。越国与洪州共和国则加强了对中小国家的经济援助,以遏制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扩散。
联邦的格局由此进入新的平衡期。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以虞国为核心、多国协同的阵营,其经济总量已占联邦的27%;资本主义国家则通过制度改良和联盟协作巩固阵地;各类开发公司作为新型实体,在国家与联邦之间扮演着跨界协调者的角色。
玄中城的会议落幕时,正值联邦三十年的春节。议事大厅外的广场上,各国旗帜依旧按等级排列,但细心者会发现,韩国、代国的旗帜旁已悄然挂上了南武洲六国的旗帜,西武洲两国的旗帜则与扬国、洪州的旗帜挨得更近。
这些细微的变化,预示着联邦的秩序正在重构,不再是单一的制度对抗,而是多元体系在博弈中寻找新的平衡点。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