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昭熙就提供了基础原理草图,研究员们按此试制出单缸样机,排量2.3升,功率8马力,热效率12%。
但这份成果被严格保密,仅五人有权查阅,且明确规定“禁止进行任何量产准备”。
朱昭熙在审阅样机报告时批注:“技术成熟度未达标准。当前的气缸材料无法承受持续高温,点火系统稳定性不足,燃料供应精度误差超过5%。
更重要的是,整个工业体系尚未准备好配套生产,精密镗床的加工精度还差0.02毫米,标准化螺栓的合格率仅78%。此时推出,只会暴露技术短板。”
这种“刻意压制”的策略贯穿于所有前沿研究。无线电报的传输距离突破了50公里,仍只用于军事试验,未向民用开放;甚至连已经成熟的电弧炼钢法,也仅在同泽钢铁厂保留一条试验线,未大规模推广。
朱昭熙的考量在行政会议上多次强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标准化’与‘规模化’。蒸汽机能稳定运转一万小时,铁轨能承受百吨载荷,螺丝钉的尺寸误差不超过0.1毫米。
这些看似基础的东西,比任何新奇技术都重要。在这些没做到之前,任何跨越式发展都是虚胖。”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