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可惜我是锦衣卫 > 第36章 水很深,一般人把握不住

第36章 水很深,一般人把握不住(1/2)

    崔焱扫了眼四周,没发现什么可疑细节,眼珠一转,夸赞道:“大人亲自出马,其他人自然望尘莫及。”

    萧云逸转头对毕世昌下令道:“你去请百户所的弟兄配合,追查辛参军义子的行踪。”

    随后看向崔焱,吩咐道:“你带人去调查与辛参军密切往来之人,查查他们近来是否有可疑之处。”

    洪盛雄询问:“大人,那卑职负责什么?”

    萧云逸道:“你去调查辛参军死前是否有什么异常行为举动,重点调查是否与江湖人士有过接触。”

    “遵命!”三人齐齐应声。

    萧云逸领着几名缇骑去到刺史府,开门见山道:“廖大人,你是否知晓辛参军得罪过哪些人?”

    廖刺史思考片刻,回答道:“据本官所知,辛参军因职责之故,曾得罪过不少绿林草莽,此前还受到过威胁。”

    萧云逸追问:“什么样的威胁?”

    廖刺史将所了解到的情况仔细说了一遍。

    大概是在两个多月前,辛参军领兵外出剿匪,遇见两伙人起了在相互厮杀。

    在抓拿时遭遇拼死抵抗,最终活捉八人。

    经过审问,得知这帮人来自关内道同一个帮派。

    之所以会在邠州城外厮杀,是为了阻止帮中几名叛徒进城。

    此后的第三天,有人往辛参军的宅子里扔死畜。

    并且留下书信威胁辛参军,要他放了关在大牢里的帮派叛徒,否则便会对其亲朋好友下毒手。

    萧云逸仔细聆听着廖刺史的话语,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待对方说完后,他才不紧不慢地开口。

    “廖大人,依你之见,在何种情形之下,那些匪徒才会胆敢去威胁一位司法参军呢?”

    “这……”

    廖刺史稍稍沉思后回答道:“依本官之见,唯有利益远超过风险时,那些亡命之徒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萧云逸微微颔首,继续追问道:“廖大人认为那几名帮派叛徒的身上,究竟隐藏着多大的利益呢?”

    廖刺史面露难色,无奈长叹道:“辛参军尚未能撬开匪徒的嘴巴,便不幸在凤仪楼遭遇意外身亡。”

    “另外那几名帮派成员也在同一天死在狱中,因此关于这一点,本官实在是无从知晓。”

    若是太多的巧合凑在一起,那就不是巧合,而是蓄谋已久。

    萧云逸并未就此罢休,继续追问:“廖大人,你觉得有没有一种可能,辛参军已经从匪徒口中探知了那个秘密,因利益巨大,所以选择隐瞒不报?”

    廖刺史闻言,斩钉截铁道:“绝无可能!辛参军乃是本官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对本官绝对忠诚,绝不可能对本官隐瞒任何事情。”

    萧云逸不以为然,慢悠悠道:“名利遮人眼,美色勾人魂,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难说啊!”

    廖刺史神色微变,沉吟片刻,试探着询问道:“所以,你是觉得那几名帮派叛徒手中掌握着一笔巨财,辛参军得知后想要独吞?那他为什么会死在密闭的房间内?凶手为何要砍掉他的头颅?”

    萧云逸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询问起帮派之事。

    廖刺史道:“那些人来自关内道,是盘踞在庆州一带的金虎帮成员,辛参军死后,本官便给庆州同僚发了协查公函,回复只说金虎帮经营盐业生意,背后有很硬的关系。”

    大雍境内,食盐主要包括海盐、井盐、池盐三种。

    大部分集中在河东道、关内道、江南道、陇右道区域。

    关内道境内,关中平原以及河东部分地区拥有丰富的盐资源。

    特别是河东盐池,位于关内道山西部分,是一个天然咸水湖,产出的盐被称为“解盐”或“河东盐”。

    “盐业?是贩卖私盐吧!”萧云逸笑问:“关系有多硬?能硬得过锦衣卫吗?”

    廖刺史沉默不语。

    能比锦衣卫还要硬的关系,那也就只有东厂了。

    依本朝律例,贩卖私盐一石以上,即处死刑,知情不报者连坐。

    罪很重,但依旧有人铤而走险,只因这里面有着巨大的利润。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江湖上多的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的莽汉,或三五成群,或拉帮结派。

    他们这类帮派有个统称——盐帮。

    明面上盐帮的人循规蹈矩,背地里不知偷偷摸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廖刺史好心提醒道:“萧百户,你是为命案而来,其他的事情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萧云逸道:“廖大人是觉得我惹不起金虎帮背后的靠山?”

    廖刺史摇了摇头:“并非是说惹不起,而是没有这个必要。”

    盐业由盐运司主理,地方盐衙辅理,另有各道巡盐御史监督。

    牵扯很广,水很深,一般人把握不住。

    盐帮由来已久,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是因盐帮背后的靠山乃是站在权力中心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