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要想不牵连家人的话,你应该知道该怎么说你最近犯的事。”
弘历露出春风般和睦的笑容来。
鄂善却打了个寒噤,同时又撇嘴哭了起来,呜囔着说:
“奴才知道!”
“奴才不敢瞒四爷,因为三位堂官说要裁减开支,所以奴才就一时贪心,加重了对后宫许多贵人的用度克扣!”
弘历则让鄂善签字画了押,然后冷冷道:“堵住他的嘴!”
鄂善当场瞪大了眼。
“我不希望,我管内务府期间,有任何一位后宫之人受委屈。”
弘历说着就挥手道:“杖一百!”
于是,鄂善没有多久就被打成了一摊烂泥。
很快,内务府三总管就知道了这事,且因此都惊呆的丢魂落魄。
“四爷这是在警告我们,要是裁减用度到让后宫哪位小主受了委屈,他就会要了谁的命!”
年希尧为此先开了口。
常明则不禁拉下脸:“是谁让四爷这么快就知道鄂善有在克扣后宫一些小主用度的?”
“鄂善识趣,没有说出自己克扣了哪些人的用度,四爷也没有说,一时倒也不好查。”
尚志舜回道。
“别想这些了!眼下别得罪四爷才是关键!”
“四爷发了明话,在这个时候裁减用度要是后宫的人谁受了委屈,四爷都不会轻饶,那意味着我们是不能再裁减谁的用度的。”
“四爷这是明着要我们去请他整顿内务府!”
“我们要是还不识趣,小心重蹈家兄的下场!”
“因为四爷的意思很可能就是主子的意思。”
年希尧警告起两人来。
两人听后不寒而栗。
尚志舜为此还说道:“那先别想着裁减用度,把各宫克扣的用度都补足吧,四爷在后宫的眼线太恐怖了!我们可不能真让后宫有谁受了委屈,让四爷有理由收拾我们。”
常明点首,同时蹙皱着眉头说:“这样的话,就得允许底下的自家人在采办上报更高的价,不然底下的自家人赚不到钱会不干的!只是这样一来,开支就会不减反增!”
“如何减少开支,增加盈余,等见了四爷再说吧,现在关键是既不能得罪主子,也不能得罪四爷!”
年希尧说道。
两人皆点了点头。
于是,端柔公主这里发现她的膳食供应还比之前的增加了不少,这让她总算不用劝她身边人别抱怨了。
而弘历在杖毙鄂尔善后,就去了国子监的八旗官学。
自从大清洗后,八旗诸官学的改革已得到切实的推行。
不学无术的八旗官学子弟皆被开革,发配去了盛京种地。
同时,留下来和重新考进来的八旗官学子弟,也因为礼部完成了对明史教材的统编,而被增设了历史科,且被安排着学习统一的历史认识。
礼部所编的明史教材一改前明是因未用君子而导致灭亡的观点,首次提出了人地矛盾与土地兼并导致人地矛盾加剧的问题。
同时!
新的明史教材也按照弘历的要求,将一些官僚士大夫对待百姓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出来。
如杨嗣昌那首很有名的《西江月》,也被列举了出来,而让学子们知道,所谓“君子”不一定是真君子,在民众面前也并不仁道,才导致明亡于闯逆。
这教材自然被雍正亲自审阅过,而雍正也没有反对。
因为,强调阶级问题,利于他这个皇帝借着缓和阶级矛盾的名义缓和民族矛盾。
而作为大清基本盘的八旗子弟,也有必要掌握许多真正的知识,而避免本该作为士族制衡力量的八旗贵族反而被士族洗脑拉拢。
只是,由于八旗官学子弟中,大部分崇儒且亲近东林思想的鸽派旗人,在大清洗中丧命,而且这些能成为鸽派的旗人大多是比较上层的旗人家庭;
这也就使得,留下来的八旗诸官学子弟,基本上变成了以普通旗人家庭出身的旗人为主。
这些旗人在八旗体系中能分得的资源本来就少,而迫切希望建功立业,如今又受到新的史学教育,而知道人地矛盾的重要性以及官僚士大夫的反动性与自私性,也就使得接受教育的年轻八旗子弟大多变得越发鹰派。
因为他们受限于认知,还不知道资源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力来增加,便在接受这样的教育后,只认为开辟更大的疆土,才能让自己家族振兴不说,也能极大缓解国家的人地矛盾,进而真正实现大清江山的长治久安。
同时,这些年轻八旗子弟也就不再相信汉人士绅那一套轻徭薄赋、乐善好施的宽俭之政,能够让大清长治久安。
弘历很愿意看见这种改变。
他觉得与其让旗人坐吃山空,还不如他们继续战死在战场上,去交更多的血税。
只是,这样的明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