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三百零七章 雍正记笔记,弘历的语录让他大受益!

第三百零七章 雍正记笔记,弘历的语录让他大受益!(1/3)

    “可惜!”

    弘历只微微一叹。

    “可惜什么?”

    雍正拿起鼻烟壶来嗅了嗅,然后继续看起了奏折。

    “如果他们在朱明亡国的时候自杀,还能得个殉节忠臣的名声,我大清还得给他们立个碑,建个祠堂,厚待其子孙。”

    “可现在这算什么?”

    “做了大清的官后才选择自杀,可见,他们自身存在的矛盾性。”

    “同时,这说明,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

    “只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于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有所区别。”

    “我大清入关之初,天下需要的是太平,所以,在当时,朝廷和官僚士大夫自己家族乃至个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但现在承平太久后,这个矛盾就又突显了出来。”

    弘历说完后,就见雍正一直注视着他。

    弘历见此,也就问道:“阿玛,儿臣可说的有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只是说的太好了。”

    雍正笑了笑。

    “不过,你这话的风格太像朕了,甚至比朕还刻薄!”

    接着,雍正就回过头,换了一只墨笔,抽出一张白纸,一边写一边道:“不愧是朕的儿子!”

    “等等,你刚才说,矛盾非到过程完成之日,不会什么?”

    “不会消灭。”

    弘历一时哑然失笑。

    他自然不会说,自己是因为知道雍正的性格,才敢这么挖苦明末时那些归附大清的大官僚大地主。

    当然!

    历史上的乾隆其实在刻薄方面也是像雍正的,甚至比雍正还刻薄。

    毕竟,历史上,乾隆都直接编《贰臣传》,来挖苦为他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前明大官僚大地主了。

    真可谓,当老板的都爱PUA。

    不过,弘历也没想到,雍正会认真记下他引自后世的话。

    “这话是没错,我大清与前朝本质上还没有多大的改变,矛盾也的确还没有消灭,朋党依旧存在,只是,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雍正这时又转过身来,看着弘历:“但也因此,你心里可以这么想,明面上可不能这样说啊!”

    “作为宗室贵胄,还是要笼络这些人的,还得表现出应有的礼节来,我大清能取得天下,就得益于重用前明降臣,尤以太宗为最。”

    “所以,他们就算道貌岸然,那也是朝廷栋梁,安民治学还得需要他们。”

    “而他们如此轻易结束自己的性命,不再以天下为己任,绝望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也不利于我大清的长治久安。”

    雍正的话,弘历自然明白,无非是政治上不能幼稚,真的以个人好恶来交结他人,可以在心里爱憎分明,但不能真的信儒家那一套,要以德治国。

    “儿臣谨记!”

    弘历刻意表现出了很受教的样子,让雍正满足一下教儿子的获得感。

    无论如何,人再聪明,也不能表现得太聪明。

    雍正见弘历谦虚的接受了自己的提醒,非常满意,觉得自己这位四皇子,绝顶聪明不说,难得的还没有骄傲刚愎之态。

    为此,雍正更加笃定自己让弘历年纪轻轻就担任“议政王”是没有错的。

    但雍正也对弘历寄予起了更大的厚望。

    所以,雍正便在接下来对弘历直言说:“你册封侧福晋庆典在即,按例是要设小宴的,到时候,多宴请一些名士,尤其是江南名士,要好好笼络他们。”

    “嗻!”

    弘历明白,雍正这是想看见他的统战能力。

    在见了雍正后,弘历便去了内阁。

    眼下雍正还没设军机处,内阁依旧是帝国日常中枢。

    他这类议政王日常还得去内阁。

    而弘历在往内阁走来时,就恰巧看见老十三也在往内阁走来。

    弘历便向老十三见了礼。

    老十三膝盖不好,所以雍正特旨准他乘舆于紫禁城。

    不过,老十三在见到弘历后,就没再乘轿,而是选择步行。

    弘历不由得忙劝老十三还是继续乘舆。

    他可不想让雍正觉得他轻狂,而将老十三都不放在眼里。

    老十三却拒绝道:“不是因为你,我是自己想走一走,练练膝盖,反正这里离内阁也就几步路!”

    弘历也就没再阻拦,心里暗叹,这十三叔都是铁帽子王了,还如此小心,倒是一点康熙朝的“拼命十三郎”特质都没有了。

    “弘历呀,想来你是应该理解四哥为何这么做的。”

    老十三则在与弘历一起去内阁时,也对弘历主动聊起天来。

    弘历微微一笑:“十三叔说的是。”

    “现在,想做我大清的顾宪成、钱谦益的人很多,满人也有这种人,所以不能不这样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