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七十八章 休八福晋

第一百七十八章 休八福晋(2/3)

不轨,未必非伊妻唆使所致。

    弘时过继后多轻狂放纵之举,也与允禩之妻未恪守为母之责有关,在其归府之日,便在弘时面前中伤君父,故意挑唆!

    先帝曾御乾清门,特降谕旨云:“允禩之妻残刻,皆染伊外家安郡王恶乱之习,几致允禩绝嗣,伊妻闻之恐惧,方容允禩收女婢一二人,仅生一子一女”。

    朕亦原屡降严旨于允禩之妻,又令皇后面加开导,谕伊劝谏允禩,感激朕恩,实心效力,乃屡次教训,允禩夫妻毫无感激之意。

    允禩之妻可谓甚属不妇,允禩亦惧伊妻,今允禩之妻暴戾不仁,仍然欺侮其夫。

    又因将伊母家治罪,不曾颁示,唆使其夫,以致恶乱已极。

    故允禩之妻亦不可留于允禩之家,而再坏其家。

    而当照先世旧例,革去其福晋,休回外家,并降旨与伊外家人等,另给房屋数间居住,严加看守,不可令其往来潜通信息。

    也降旨与允禩:若因逐回伊妻,愤怒于心,故意托病,不肯行走,必将伊妻处死,伊子亦必治以重罪。”

    更应将此谕旨当面降与允禩之妻。

    弘历得知此旨后,颇为意外地拿着载有这谕旨内容的《邸报》,走到了殿外更光亮的地方,而咂舌不已。

    他颇为意外的是,雍正还会把八福晋扯进来。

    雍正因此禁锢老八、弘时,不让他意外,毕竟他也促成了此事。

    但他没想到,雍正还在朱批时,自我发挥,把这一切归咎给了八福晋,在朱批谕旨中表示,允禩和弘时这样,八福晋难辞其咎。

    弘历也不清楚雍正到底是对自己儿子兄弟照顾一下颜面,所以把两人的过错往八福晋身上推,还是真恨八福晋入骨。

    可,这对弘历而言,已不重要。

    重要的是,雍正没有像原历史上一样,在老九于西北用秘信私书对老八说悔不该支持雍正当皇帝话后,才禁锢老八,且对老八革去黄带子,且改名为阿其那,而是在老八打死护军九十六时就禁锢老八。

    这说明,雍正没打算再等老八做出更大的错事,再整老八了。

    因为在历史上,雍正整老八、老九跟整年羹尧一样,也用的是猫抓老鼠的游戏。

    雍正对老八、老九一开始的过失行为,都是训饬指责为主,可在令宗人府议其罪,而宗人府按其意请旨对老八禁锢革爵什么的时候,雍正又特旨宽免。

    这让老八身边的人都同年羹尧一样,一开始有种错觉,那就是雍正狠不下那个心,不会对自己太狠,也就更加肆无忌惮,尤其是老九,还越发猖狂。

    直到年羹尧被处置,老八身边的人才意识到雍正不是狠不下那个心,是杀人还诛心。

    所以,历史上,老九才会在年羹尧被杀后,给老八私书说悔不该当初支持雍正当皇帝。

    而雍正也在老八打死护军九十六这事,朝野中立派都觉得可以禁锢,认为老八确实过分了时,反而依旧宽恕老八,没有处置。

    在历史上,雍正是直到在老八打死护军九十六且宽恕老八一个月后,才突然把老八革去黄带子,圈禁起来,还让老八改名,且对老九也如此处置。

    这就相当于,一开始放你一马,然后突然又抓回来往死里整,如同猫抓老鼠。

    老八对此还好,还主动给自己取名为阿其那,老九倒是因此一脸懵。

    同时,满朝王公大臣也非常不解。

    他们可以理解雍正因为护军九十六被打死而禁锢老八,毕竟人命关天,而且护军九十六还是旗人,禁锢老八也能得到许多旗人理解。

    而雍正作为皇帝要宽恕自己弟弟,没有因为九十六被打死处置老八,他们也不好说什么,而为一个普通护军被打死做主。

    可雍正后面又突然转变态度,只因老九一封私书而严惩起老八、老九来,就让满朝王公大臣非常不能接受了。

    毕竟,这种让你一会儿觉得没事,一会儿觉得要被整死的兴王,意味着雍正在故意在心理上折磨老八、老九,而显得更加刻薄残忍。

    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何况是亲兄弟。

    满朝王公大臣很不能接受这种处置方式。

    不过,这一世,雍正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老八打死护军九十六后就圈禁老八。

    在弘历看来,这与老九被提前圈禁有关,更与他的配合让雍正心安了不少有关。

    因为没有老九,老八即便不肯为雍正得罪王公大臣,也不会做的太过分,跟雍正太对着干,在大体上还是守规矩,不至于让雍正太生气。

    所以,让雍正不再想着继续放老八一马,然后再给老八一个继续往死里整的大转折。

    再有就是,雍正自己也的确通过弘历得到了不少宽慰,知道自己是有儿子兄弟理解自己的,也就对老八没有那么不能容忍。

    老八在收到自己被圈禁的旨意后,也没有不满,而是很恭顺的领了旨,还递了请罪奏折,说自己的确酒后失德在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