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一百六十六章 议婚

第一百六十六章 议婚(2/3)

:“民心纯善,乃我大清之福,但得派人去让百姓们都起来,不必如此,天寒地冻的,跪在雪地里也不是什么好事,不能真把自己当成了草芥之命,而不予珍惜,不爱惜己命,也是有违忠孝的。”

    “四爷说的是,奴才遵命去办。”

    蔡珽回了一句。

    弘历则在蔡珽离开后,就将喀吉尔善唤了来,冷声吩咐说:“百姓固然多纯善而知感恩之辈,但未必真闲得能来跪送我们,你去查一查,是不是有官员衿绅在组织。”

    “嗻!”

    喀吉尔善诧异地看了弘历一眼,随后就退了下去。

    待到日落再歇时。

    喀吉尔善就走了回来,对弘历汇报说:“四爷猜得极对,百姓能踊跃来跪送四爷,的确是当地衿绅组织,当然,百姓也的确感激四爷,故而踊跃,只是在这时,管河官吏不再安排他们杂活,故而有空。”

    弘历点首。

    接着,喀吉尔善又忍不住开口说:“只是,奴才觉得,他们这样踊跃,也是因为对新政有怨,都觉得万岁爷不好,而也就更加感念四爷的好。”

    弘历听后问起喀吉尔善:“怎么有怨了?”

    “奴才打听得知,衿绅皆言新政克削太狠,百姓则言新政后不能守着土地,被迫离乡背井,终岁难见父母。”

    喀吉尔善回答后,弘历沉默了。

    好一会儿后,弘历才说:“谁不想待在家乡,可只有开拓了,才能增加财富,造福儿孙,否则就算再辛苦也只能吃人或被吃。”

    喀吉尔善惊呆在原地,好一会儿后才行礼退了出来。

    而喀吉尔善出来后,就给雍正上了密折:“不敢瞒主子,奴才现在打心眼里敬佩四爷,四爷比奴才这个粗莽武夫要更理解新政。”

    弘历在去热河途中,又收到了来自京师的新消息。

    他由此得知,雍正在十一月因孝期结束,迁居入了扩建后的圆明园,且下旨让内务府选秀。

    怡亲王允祥也迁入了圆明园附近的赐园。

    而年贵妃和福惠等则也跟着住进了圆明园,只是年贵妃迁入圆明园后不久就病情加重,雍正已请僧道为其祈福。

    弘历知道,年贵妃一走,年羹尧就得跟着被赐自尽。

    而他已经做了样子,为年羹尧求情,自然也没必要再做样子,而只需派人送钱去给护国寺,也请僧人念经做场,代自己为年贵妃祈福即可。

    无论如何,雍正自己还是很看重年贵妃的,而雍正素来对他在乎的人都特别在乎,要求别人跟他一样在乎自己在乎的人。

    老三允祉就因为在年贵妃葬礼上不够伤心的一件小事,就被雍正记了很久,而待多年后惩治老三时都还在提起。

    所以,弘历也就还是跟着雍正一起表现出很在乎年贵妃的样子。

    除此之外,弘历主要精力还得放在视察屯垦旗务上。

    等他到热河屯垦地时,就见这里已有许多人家,皆栽有果树,筑有小屋,路径四通八达,田垄成片。

    弘历在见了热河一众官员后,也主动问起都统佛标等人,关于各旗屯垦的产量。

    但佛标等回答说产量不高,土地依旧不及内地肥沃,水草不丰,而水草丰茂之地,则又是皇家禁地,故虽有人工粪力,垦种起来也还是收获有限,好在旗人免税,辛苦一年也就还能吃饱,以及养家糊口。

    弘历去查看了当地土壤,发现这里的荒地,虽然因气候有所改善,但还是有轻度盐碱的问题。

    他也就对佛标说:“光只给农家肥估计不够,土质过碱,温燥之气过重,得多搜集磷石加明矾处理后洒于土中。”

    “磷石倒是好寻,只明矾难买,且奴才等也不知如何处理可肥地力。”

    佛标回道。

    弘历点头:“汗阿玛言治国当以农桑为本,采购明矾与加磷石处理成肥,交给我,你只需找个可靠的汉商,先收集磷石,然后来京师见我就是。”

    “嗻!”

    明矾就是硫酸矿,英吉利人劳斯发明的第一种化肥就是用硫酸处理磷矿而得到磷肥,使得英国农业产量大增。

    而中国也有用天然磷肥的记载,《农政全书》就记载有“鸟粪石合灰,肥效过石灰十倍”的内容,其中鸟粪石就是磷石。

    弘历现在要做的就是按照劳斯发现的方法,把磷石硫酸化,这样不但补充磷肥还改善过碱地的土壤酸碱度,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这个方法简单,毕竟是历史上第一种人工合成化肥,比合成氨容易得多。

    弘历也在毓庆宫读书时,读过《农政全书》,知道鸟粪石的事,故而打算到时候也组织人收集鸟粪石,以补充新垦荒地肥料不足的问题。

    他还打算试着收集硝石制出硝酸,再用硝酸处理鸟粪石,试着做原始版复合肥。

    但这些成与不成都是后话。

    他也向雍正反映了旗人屯垦之地产量不丰的问题,而请求以商促农,以减税政策鼓励内地商贾贩去热河经商,出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