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代码的结构,与“星海系统”原有的风格截然不同,更原始,更…本能?带着强烈的空间坐标指向性和…生物能场共振标记!
“快!记录所有涌入数据!尝试解析!”王院士的声音都在颤抖。
**“海龙号”指挥室。**
李哲听着蓬莱基地传来的实时报告,心脏狂跳,几乎要冲破胸膛。许明远醒了!不,是开始苏醒了!他不仅喊出了“深蓝火种”,他的“星海系统”更是在主动接收并处理外部信息!而外部信息的来源…极可能就是那深海巨兽释放的生物能场攻击!
“影雀!立刻将昨夜目标发动攻击时的完整生物能场频谱、特别是攻击波形,打包加密,最高优先级传回蓬莱基地!传给许明远的维生系统!”李哲对着通讯器大吼,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在他脑中形成!
既然许明远的“星海系统”能被动接收并处理那恐怖的能量场信息,甚至因此被“唤醒”了部分功能!那么,主动将更完整的攻击数据输入进去,是否会像钥匙一样,打开更多被锁死的模块?!
“数据量巨大,传输需要时间!”影雀立刻执行。
“不管多久!立刻传!”李哲斩钉截铁。他转头看向主屏幕上那个代表深海巨兽的静止光斑,眼神变得无比锐利。“同时,准备释放深海拖曳式低频声呐阵列,不是探测,是发射!按照‘共鸣器’分析出的、昨夜干扰成功的人类思维频率模式,持续发送低功率的‘信风频道’密钥思维脉冲!目标,就是它!”
“李工?这太冒险了!会再次激怒它的!”陈海船长惊道。
“它现在处于混乱和恢复期,内部斗争激烈。”李哲的声音带着一种洞察的冰冷,“我们发送的思维脉冲,就像往滚油里滴入冷水。它可能引发更剧烈的爆炸,但也可能…让油锅暂时降温,给其中一方提供助力!我们要赌的,是那个‘人类’意识,是否还有一丝残存的理智和对‘信风频道’的归属感!哪怕只能让它多混乱一分钟,也能为我们争取分析数据和…唤醒星火的时间!”
这是一场与时间、与深渊恶魔的疯狂赌博!
**蓬莱基地,“起源”项目组(最高机密实验室)。**
昨夜从“海龙号”紧急空运回来的“蛟龙”号残骸碎片,被送入最高等级的生物隔离分析室。穿着全封闭防护服的研究员们,如同处理外星病毒般谨慎地操作着。
观察窗的特种玻璃碎片被送入高精度质谱仪和分子结构分析仪;浸水的电路板被小心翼翼地拆解,提取上面的海水泥沙和可能的生物残留;附着在艇体外部扭曲金属框架上的一小片暗红色的、类似生物组织干涸后的胶状物,成了重点中的重点!
电子显微镜下,这片胶状物的结构令人头皮发麻!它并非纯粹的血肉,而是由极其精密的纳米级金属纤维与高度活性化的、未知来源的生物细胞交织而成!金属纤维构成了坚韧的骨架和能量传导网络,而生物细胞则如同引擎,源源不断地产生并释放着生物电能!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核心区域,发现了几颗极其微小的、高度提纯的深蓝色晶体碎片——那是“星源”矿石的核心!
“生物机械融合…达到了细胞层面!”首席材料学家张博的声音在防护服里带着颤音,“这些生物细胞…其线粒体结构异常发达,能量转化效率远超人类细胞百倍!但…其基因序列…存在大量人为编辑和强化的痕迹!带有…强烈的‘守护者零号’纳米单元技术特征!”
这个结论与影雀的生物能场分析完美吻合!
与此同时,在隔壁的神经信息与生物能场实验室,另一组研究员正对着许明远维生舱实时传回的海量数据焦头烂额。来自深海的恐怖攻击波形数据如同滔天洪水般涌入“星海系统”,那破损的“StellarSim”模块如同过载的引擎,疯狂运转,却又因为逻辑破损而不断报错,释放出混乱的能量流,让维生舱周围的仪器不时闪烁。
但奇迹,在混乱中孕育。
随着攻击数据的持续输入,“星海系统”核心数据库里,那个不断被写入新数据包的星门坐标模块,其外层的加密锁如同被酸液腐蚀般,一层层加速剥落!涌入的新代码流越来越清晰,逐渐显露出其真容——那并非新的坐标,而是一系列复杂的空间定位参数修正算法和…针对特定类型生物能场攻击的…防御性谐振频率模型!
仿佛“星海系统”的本能,在接触到这致命的攻击后,自发地开始了逆向解析和学习,并生成了对抗的“抗体”!
**“海龙号”上。**
低频声呐阵列如同巨大的水下喇叭,持续释放着模拟的“信风频道”密钥思维脉冲,穿透千米海水,射向那潜伏的巨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像一年般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