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被封存的岁月。
而最让两人震撼的,是正对着入口的那面墙。
墙上挂着一幅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的巨大图谱,上面用细密的线条和方框,勾勒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网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数的箭头交错纵横,标注着人员调动、情报传递和惊人的资金流向,其网络遍布大江南北,甚至远达海外。
在这幅图谱的最顶端,用醒目的红色墨水写着三个大字——织光会。
而在整个组织结构图最中央、最核心的位置,如同众星拱月般,端端正正地写着一个名字,以及她的代号。
林芷兰——代号“曙光”。
苏若雪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她一直以为自己的姐姐只是一个满怀热血的革命者,却从未想过,她竟然是一个如此庞大组织的最高统帅!
顾承砚的震撼同样无以复加,但他很快便冷静下来,快步走到一个标记着“核心纲领”的档案柜前。
他拉开抽屉,里面的档案保存完好,他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手指飞快地翻阅着,脸色愈发凝重。
随着一页页档案被翻开,一个被深埋在历史尘埃下的惊天秘密,逐渐在他眼前拼凑完整。
林芷兰,的确是革命者,但这只是她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第一重身份。
她的真实身份,远比这复杂得多。
她竟是清末一群不甘心王朝覆灭的遗老,动用最后的力量秘密培养的“影子代理人”!
这些遗老的目的,并非复辟帝制,而是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为这个民族保存一丝元气。
他们将毕生积累的财富与人脉,全部交给了林芷兰,成立了“织光会”,而林芷兰,便是“织光会”的第一任、也是唯一的总理事。
她的任务,不是参与任何一方的政治斗争,而是在幕后,利用手中的资源,进行一场规模浩大的民族资本重组。
在战乱中收购、保护、转移那些可能被战火摧毁或被外资侵吞的民族工业、矿产和银行,为未来国家的重建,保留下最宝贵的火种。
代号“曙光”,寓意着在最沉的黑夜里,织就一丝未来的光明。
顾承砚放下档案,心中翻江倒海。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林芷兰的死会牵扯出如此多的势力,为什么日本人、军统、青帮都对她的遗产趋之若鹜。
他们想要的,根本不是什么宝藏,而是“织光会”这张能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网络!
与此同时,苏若雪在另一边的书架上,拿起一本厚厚的《国富论》,感觉书页的夹层有些异常的厚度。
她小心翼翼地用指甲划开,一张折叠整齐的信纸滑落出来。
展开信纸,熟悉的娟秀字迹让她浑身一颤。
信的署名,赫然是“林芷兰亲笔”!
“若雪吾妹,或顾先生:”
信的开头让两人都是一惊,显然,林芷兰早已预料到,能找到这里的,只可能是他们二人。
“当你们读到这封信时,说明我已经无法继续前行。青鸟忠诚,但她无法替我完成最后的使命。请不必为我悲伤,投身于此,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请务必记住,我所做的一切,并非为了某党某派,而是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广大的同胞。”
“我留下的‘遗产’,是钥匙,亦是毒药,它能救国,亦能祸国。觊觎它的人,如过江之鲫。但请你们切记,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那些在明面上张牙舞爪的日本人,而是那些衣冠楚楚,躲在租界温暖的壁炉后面,微笑着操纵一切的人。”
信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仿佛写信人是在极度匆忙中留下的。
真正的敌人,是躲在租界里操纵一切的人……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顾承砚的心上。
他想起银行的内鬼,想起法董的暧昧态度,想起那股在暗中推动一切却又始终不露面的神秘力量。
他缓缓合上手中的档案箱,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转身,看向眼中含泪却目光坚定的苏若雪,声音低沉而有力:“我们找到了答案,也走进了更深的迷局。”
顾承砚走到那扇通往地面的唯一出口,抬头望向石阶尽头那一小片被框住的、沉沉的夜色。
“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整个租界的影子。”
他的话音刚落,一阵极其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脚步声,从地面上传来。
那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刻意的谨慎,正不疾不徐地,朝着这个隐秘的地下入口,一步步靠近……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