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220章 遗产疑云,旧宅再临

第220章 遗产疑云,旧宅再临(2/2)

小作坊变成能接洋行订单的中等绸庄——可原主记忆里,那年顾家是靠变卖祖宅首饰才撑过寒冬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雪。"他的声音发哑,"拿林芷兰遗嘱副本。"

    苏若雪的脚步近了,带着茉莉香粉的淡味。

    她将牛皮纸副本摊在账册旁,顾承砚的指尖在"顾承砚"三个字上划过,又覆到旧账的"匿名捐赠"栏——两处字迹的起笔弧度如出一辙,瘦金体特有的"钉头鼠尾",连"捐"字最后一竖的顿挫都分毫不差。

    "是她。"他低笑一声,笑声里裹着冰碴,"十年前顾氏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我那纨绔父亲卖了最后半车蚕丝,是林芷兰在输血。"

    苏若雪的手指扣住桌沿,指节泛白。

    她忽然转身走向墙角的樟木箱,箱盖上积着薄灰,是商会成立初期的档案。"我查过三次,"她边翻边说,嗓音发紧,"去年整理时还没这些。"话音未落,一本褪色的股权册"啪"地落在桌上,扉页写着"上海民族实业商会初创股金明细"。

    顾承砚翻开的手在抖。

    第17页右下角,"匿名股东"栏里填着"林"字,认购金额"三千银圆",占股比例3%——看似微小,却刚好卡在能触发股东会议否决权的临界点。

    更刺眼的是备注栏:"该股权行使权由持有人指定代理人,代理人姓名:顾承砚"。

    窗外的暮色漫进来,染得股权册上的字迹泛红。

    苏若雪的指尖点在"代理人"三个字上,轻声道:"去年商会投票否决日商联合办厂提案时,正是3%的股权投了反对票。

    当时大家都以为是哪家隐名股东,原来..."

    "原来她早就在布局。"顾承砚合上股权册,指腹压在"林"字上,像要把纸背戳穿。

    他想起三年前在林家染坊看见的月白旗袍背影,想起遗嘱里"火种"二字,想起苏若雪说林芷兰临终前眼尾的泪——原来那个总在染缸前低头搅布的女人,早把命数织进了顾氏的经纬里。

    后巷传来铁门撞击声,是阿福带着林永康来了。

    林永康的灰布长衫沾着草屑,额角有道新伤,显然在牢里挨了顿揍。

    他被推进门时踉跄两步,抬头看见顾承砚时瞳孔骤缩,又迅速垂下眼去看地上的碎纸。

    "坐。"顾承砚指了指靠墙的铁椅。

    林永康坐下时,铁椅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苏若雪退到门边,顺手拉上了百叶窗,光线顿时暗了,只余桌上一盏煤油灯,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两柄交叠的刀。

    "你昨天说'老厂子的遗产清算要快',"顾承砚的声音像浸在冰水里,"今天林芷兰的遗嘱就到了。"他抽出股权册拍在桌上,"十年前顾氏的匿名捐赠,商会的隐名股权,都是她的手笔。

    你跟了她七年,会不知道这些?"

    林永康的喉结动了动,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

    他盯着煤油灯的火苗,忽然笑了:"顾少东果然厉害,比她料想的还快。"

    "她料想的?"顾承砚往前倾身,"你刚才说'她还活着'......她到底是谁的人?"

    林永康的笑声戛然而止。

    他望着顾承砚腕间若隐若现的血痕——那是今早他在银行扣袖扣时,被铜扣划破的——忽然轻声道:"顾少东,你见过有人把命活成两重的吗?"

    顾承砚的呼吸一滞。

    "三年前在染坊见你的那个林芷兰,是假的。"林永康的声音轻得像叹息,"真正的林芷兰,早在五年前就死了。"

    后堂的座钟敲了六下,钟声混着窗外渐起的晚风,卷走了最后半句未说完的话。

    顾承砚的手按在股权册上,能清晰摸到纸页下自己的心跳——一下,两下,撞得耳膜发疼。

    他望着林永康泛青的嘴唇,突然想起遗嘱里那行被泪水晕开的小字:"老厂地下三层,藏着比遗产更重要的东西"。

    而此刻,那东西的轮廓,才刚刚在迷雾里露出一角。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