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184章 金融风暴,暗战租界

第184章 金融风暴,暗战租界(2/3)

他脖子上拉了拉,“从苏州到上海,你没合过眼。”

    账房的挂钟敲响十二下时,陈叔抱着个铁皮箱冲进来。

    “少东家!张老板的儿子送来十万现银,周厂长让司机押着五车银元在门外——”

    顾承砚抓起外套往身上套。

    “让他们把银元直接送进汇丰隔壁的华通银行。若雪,你跟我去——”

    “等等。”苏若雪突然拽住他袖子,指了指窗外。

    月光下,外滩的金融街还亮着灯。

    汇丰银行的穹顶在夜色里泛着冷光,像头蹲伏的野兽。

    顾承砚摸出怀表,表盖内侧的小纸条被体温焐得温热——那是苏若雪写的“稳住”。

    “明天会很热闹。”他轻声说。

    苏若雪笑了,眼尾的细纹里盛着月光。“我信你。”

    当第一缕晨光漫过黄浦江时,顾承砚站在华通银行的顶楼,望着楼下逐渐聚集的人群。

    街角的报童举着号外跑过,他听见“顾氏绸庄资金链断裂”的喊叫声,混着晨雾飘进耳朵。

    他摸出支烟点燃,火星在指间明灭。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

    黄浦江的晨雾还未散尽,华通银行顶楼的玻璃窗上已蒙了层细密的水珠。

    顾承砚掐灭第三支烟,指尖在窗沿敲出急促的鼓点——楼下的汇丰银行门前,扛着算盘的钱庄伙计、攥着本票的小商户、揣着怀表的投机客正像潮水般涌来。

    报童的吆喝穿透晨雾:“顾氏绸庄资金链断裂!本票八折收——”尾音被挤搡的人群撞得支离破碎。

    “少东家,暗盘系统连上线了。”苏若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油墨未干的纸张气息。

    她抱着个漆皮公文箱,箱扣处还沾着码头的盐粒——凌晨四点她亲自去了十六铺,从德国商人手里接过那台能连接伦敦交易所的电报机。

    此刻她发辫松散,发梢沾着碎纸片,却仍将一叠刚打印的债券报价单理得整整齐齐,“汇丰的操盘手把价格压到七折了,散户跟着抛,可他们不知道——”

    “他们抛得越凶,我们吃得越狠。”顾承砚转身时,袖口蹭到她发间的银簪。

    那支他去年在豫园买的银簪,此刻正别在她耳后,簪头刻的并蒂莲被磨得发亮。

    他扫过报价单上跳动的数字,喉结动了动,“若雪,让陈叔启动‘冯·施耐德’账户。”

    苏若雪的手指在电报机键上顿了顿。

    这个以德国商会名誉理事命名的账户,是他们三个月前用顾氏祖宅抵押,通过瑞士银行绕了七道手开的。

    她抬头看他,晨光穿过他肩头的窗棂,在他眼下的青黑里镀了层金边——这三天他只合过两小时眼,可此刻的眼神比任何时候都亮,“你确定?那账户里的资金……”

    “是顾氏最后的底牌。”顾承砚摸出怀表,表盖内侧的“稳住”二字被体温焐得发烫,“但汇丰要的是杀鸡儆猴,我们偏要让他们血本无归。”他指节抵着桌沿,指腹还留着昨夜签抵押合同时的红印,“按计划,每跌五厘吃进一万张。”

    电报机开始“滴滴答答”作响,苏若雪的指尖跟着节奏翻飞,像在弹一首无声的曲子。

    楼下突然传来惊呼,顾承砚探身望去——汇丰的玻璃门被挤开条缝,几个西装革履的买办正冲出来推搡人群,其中一个戴金丝眼镜的正是汇丰的华人经理周启年。

    那家伙昨天还在顾家茶会说“顾老弟有难处尽管开口”,此刻却扯着嗓子喊:“都散了!顾氏的本票就是废纸!”

    “废纸?”顾承砚低笑一声,转身从苏若雪手里接过刚打印的成交单。

    纸上的数字像跳动的火焰:七点二折吃进两万张,七点一折三万张……他的拇指划过“冯·施耐德”的签章,想起昨夜在法租界阁楼里,那个德国老商人拍着他肩膀说“年轻人,我敬佩敢和资本赌命的人”时,眼里的光。

    三日后的国货展览馆,镁光灯闪得人睁不开眼。

    顾承砚站在铺着红布的讲台后,西装领口系得一丝不苟——那是苏若雪今早特意熨的,连袖扣都擦得能照见人影。

    他翻开面前的文件夹,第一页是北平大学基金会的投资意向书,第二页是三井物产与汇丰银行的资金往来清单,“各位,顾某今天要宣布两件事。”

    台下骚动起来。

    《申报》的王记者举着相机喊:“听说顾氏要破产了?”

    “第一件,”顾承砚将投资意向书推到镜头前,“北平大学基金会已与顾氏达成协议,注资三百万银元,用于民族纺织业技术革新。”他话音未落,后排传来抽气声——三百万足够让上海半数绸庄起死回生。

    “第二件,”他翻开第二页,纸张摩擦声像根细针,“经核查,近期针对顾氏的金融狙击,实为部分租界洋行与日军特务机关勾结所为。”他抽出张照片推过去,照片里周启年正和穿日军少佐制服的男人碰杯,“证据在此,各位不妨看看,这杯酒里,泡的是哪家的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